江山笑(396)
赵怀雁靠在他的怀里,视线落在窗外远方的夜空,轻叹道,“这样会不会对长虹不太好?她若不爱鹰六,被迫接受这样的婚姻,她会不幸福。”
燕迟道,“不是所有人都能两情相悦的,她是楼魂令的人,从进入楼经阁开始,她的一切便不由她自己作主了,生或死,富贵或贫穷,结婚或不结婚,与谁结婚,全不由她,主子命令什么,她就只能做什么,而且,会尽最大努力,做好。”
这话听上去很冷酷,也很残忍,可又没说错。
长虹确实是楼魂令的人,她所遵从的,是楼魂令的规矩。
虽然赵怀雁担心长虹会不痛快,但也没办法。
赵怀雁点点头,说道,“希望往后他们结了婚,会活的幸福圆满。”
燕迟扣紧她的手,“会的。”
赵怀雁便不说话了,安静地偎依在他的怀里。
片刻后,她又退开。
燕迟搂住她不丢。
赵怀雁道,“去楼下走走吧,你不是想逛街吗?赵国的皇都虽然没有燕国的繁华,但八月十五这天还是很好看的!”
燕迟无所谓,只要是跟她在一起,到哪儿都行。
他点点头,拉着她的手出门。
到了门口,正伸手拉门,斜头看她一眼,蹙眉道,“你先等会儿。”
赵怀雁问,“干嘛?”
燕迟道,“先在这里等我,别出来。”
他先出去,将门反手关上,下楼,过了大概有一盏茶有余,他又回来了,手中拿了一顶帽子,很漂亮的女士帽子,帽子边缘全是娟纱,从两耳朵那里穿了两根带松紧的线,线上穿着一截面纱,与帽子边缘的绢纱同款,颜色相互辉映,把两耳朵那里的松紧线往后一拉,面纱就裹住了脸。
这是流行在赵国仕女群里的帽子,但凡贵族女儿出门,讲究点的,都会戴这种帽子。
今天八月十五,人特别多,街上带这种帽子的女子也多。
燕迟老早就发现了这种帽子,而且,一路找客栈过来,左右店铺,但凡卖女品的,基本都挂有这种帽子,是以,他很轻易地就买到了。
他亲手给赵怀雁将帽子戴上,再给面纱裹好,这才拉着她出门。
从楼上下来,客栈的老板没认出赵怀雁。
出了门,门外的游人和摊主也没认出赵怀雁。
燕迟道,“这样就能安心地逛街了。”
赵怀雁笑道,“其实不必的,我刚都说了,皇城百姓看到我不会引起轰动。”
燕迟淡淡看她一眼,笑道,“入乡随俗,是我想看看你戴这种帽子的样子。”
再看一眼她的裙子,与燕国女士所穿稍有不同,与上回在陈国所穿也不同,南方的裙子偏华丽,丝绸较艳丽,裙摆比北方的大,却又没有东部的长,恰到好处地及其脚裸,露出半面金丝软鞋。
有了帽子,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固然赵国皇都的人已经见惯了赵怀雁,可到底,今天是她的登基喜日,与以往她的公主之身还是有着天壤地别的差距,她当公主的时候,大概皇城百姓们见惯了她,不会围堵她,可今日,她是帝王,围不围堵就不好说了。
燕迟既与她出来了,就不会冒着任何有可能被中断的风险。
今天的喜庆日子属于她,亦属于他与她。
皇城街道,不管是大道还是小巷,甚至是石台基面,桥身,都被铺上了红毯,举目一望,皆是喜庆的红。
船舫依次排开,江面被红灯覆盖,四周人声耸动,喧嚣而热闹,抬头是大红的中国结排成排,从头顶,一路延伸到不知名的远方,铃档与花,悬挂而上,偶有调皮的小朋友们被大人抱在怀里,举手摇着铃档,然后清脆的铃声就在夜风中摇摆,再然后就是童稚的嬉笑声以及惊叹声。
多么鲜活而丰满的节日。
燕迟自己登基的时候都没逛过燕国皇都的街道,亦没有参与到百姓们的喜庆之中,可在赵国,他与赵怀雁一起,见证了这一天赵国皇都的繁华以及喧闹。
二人漫无目地的走,上了桥,底下陡然一阵大喝,燕迟和赵怀雁双双垂头去看,但见桥底的画舫上,一妙龄女子穿着大红舞衣,正于船板上纵情歌舞,蛇一般的腰身攀着船杆而上,仰起的头颅如天鹅般优雅而美丽。
燕迟笑问,“赵国女子是不是都很擅歌舞?”
赵怀雁支着下巴看那舞女高超的舞技,笑道,“每个国家都有爱歌舞的女子,赵国算不上是特例。”
燕迟挑眉,侧头看她,“是吗?我还以为,因为赵国公主舞姿惊人,所以,爱戴公主的国民们会以公主为例,苦修舞艺呢。”
赵怀雁瞥他一眼,不吭声。
燕迟笑道,“什么时候舞一曲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