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笑(380)
齐帝失去了义霄,又失去了姜彪和雄展两个大将,自知大势一去不复返,他脱下帝王袍服,亲迎燕迟入皇都。
见了燕迟,他什么都没多说,只道,“带我去燕国,我要见见我儿。”
燕迟同意了,让元兴亲自领兵,护送齐帝去燕国。
剩下的将领和士兵,在齐国,收拾残局。
曾衍、贺侦、罗业分别领兵清剿剩下的残余反抗力量,燕迟带着赵怀雁,在齐国皇宫里游瞻,鹰六、闵三随身护主。
曲昭和花雕知道燕兵入了城,她二人终于敢露面了。
南子衍和周小婵也敢露面了。
朱玄光还无法动弹,但知道燕兵夺得了齐国领地,他还是高兴之极。
楚国大将在燕兵入城之后,前来向燕迟罩了个面,然后就撤走了兵力,回国复命。
楚国助燕攻齐成功,可谓是头功一件,亦是赵、楚、陈三个同盟国家中出兵出力最大的一个国家,是以,燕帝很感谢楚帝。
齐平定之后,待燕迟归了国,燕帝向赵、楚、陈三个国家的君主发了邀请函,邀请他们来燕国共饮江山盛宴。
这既是一场庆功盛宴,亦是传位之宴。
第122章 江山盛宴(第一卷终)
燕帝要传位给燕迟,这是燕迟出发前答应过他的,待战争归来,他便继任王位。
信函写明两个意思,赵帝看了,楚帝看了,陈帝也看了,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纷纷准备出行之事。
能目睹燕迟的登基大典,于他们而言,可是极隆重之事。
三个国主在燕帝的心目中没有高下之分,虽然这三个国家,实力强弱不均,可在燕帝心中,他们都是盟国,都是战友,都是患难相当的朋友。
三封信写的基本一致,但给赵显的信,明显又多加了一些话语,因为之前燕帝曾亲口答应,待齐国平定,他要亲自登门,去赵国,当着仙如华的墓碑,给自己的儿子请婚,但因为这场盛宴,这场传位,只好暂时推缓。
燕帝在写暂时推缓这四个字的时候一笔一划,写的很慢。
没有人知道他在写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何等激动的心情。
他说的暂时推缓,其实不是推缓,而是一种长久的相伴,是他对赵显的承诺,亦是他对仙如华的承诺。
他要卸下皇位,去赵国,用剩下的漫漫余生,陪伴在仙如华的身边。
燕行州知道,他若这样明目张胆的说了,赵显一定会勃然大怒,所以,他隐晦地用暂时推缓四个字来定义。
赵显不会看出异样的。
事实上,赵显也真的没看出来异样,就目前这个形势来看,燕行州动身去赵国的可能性也不大。
赵显接受了暂缓这个提议,他巴不得燕行州一直不来,那样的话,他的女儿就能多留在他身边。
赵显回了信,表明同意。
燕行州拿到信,缓缓地松了一口气。
在燕迟回国之前,齐帝率先面见了燕行州,齐帝要求见齐闻,燕行州亲自带他去见了。
这一对亡国的父子,事隔月余后再见,彼此拥抱,热泪盈眶。
齐帝哽咽着嗓音说,“爹无能,让你受苦楚了。”
齐闻道,“不,是儿子不孝,牵连着爹,让爹成了亡国的君王。”
齐帝喟叹道,“这是命数。”
齐闻不言,只双手攥紧了他的衣袖,眼眶赤红。
诸葛天眼看着这一对父子,转头看向了窗外,亡国君王,能否活着?亡国太子,能否活着?他这个跟随亡国太子的下属,是否还能活着?
大概不能了吧!
诸葛天眼惆怅,却也无能为力。
他效忠齐闻,便是一生的忠诚,齐闻死,他亦不会苟生。
屋门外,看着房内一幕的燕行州一丝表情都没有。
楼姜拄着拐仗,站在他的身后,也看着房内的一幕,缓缓,她问,“权衡利弊后,是杀是留?”
燕行州扭头看她,“娘以为呢?”
楼姜笑道,“你是帝王,这种事,何必问我这个门外汉。”
她十分不待见燕行州,说完那句话,转身就走了。
燕行州抿抿嘴,看她的背影渐走渐远,直到转个屋角,看不见了,他才长长地叹一口气。
荀公公悄然地睇了他一眼,不敢随便劝慰。
关于仙如华,他还能说上只字半语,可关于楼氏这位,关于楼姜与皇上之间的事情,他是连半个字都不敢说的。
燕行州最终没有留下齐帝,亦没有留下齐闻,下令秘密处死。
但凡祸患,必要趁早斩杀。
诸葛天眼被留了下来,放入太子府,归了燕迟麾下。
不管诸葛天眼忠或不忠,服或不服,燕迟都不杀他,燕帝也不杀他。
齐国一亡,原冰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皆震动了,除了与燕国站在同盟线上的其他国家皆闻风而惊,周、卫、秦三国抱成一团,拧成了一股麻绳,趋赵的韩国也走上了与燕国同盟之路,当韩帝上呈了亲燕的文书,燕帝也邀请韩帝来燕国,参加庆功宴,以及传位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