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1)
[都市言情]《浮动》作者:梧桐【完结】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06出版
这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情感故事:省歌舞剧团的台柱子黄晓竹原本有着令人嫉妒的完美。她聪明美丽,家庭幸福和睦,没想到在结婚前夕,青梅竹马的爱人却在最后一场足球比赛中辞世。悲痛的她在恩师杨雅娟家中遇到了杨的儿子黎杨,从而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马拉松。
人世间的情与爱、恩与怨、离别与甜美,在《浮动》中悉数展现。孤独爱恋的苦涩、炽热情感的燃烧、伦理与道德责问、真爱与虚伪较量。这是两代人交织了六个家庭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
浮动 第一部分 畸爱
夜色渐浓,微风轻拂着窗台上的一盆金菊,房间里弥漫着水一般的凉意,秋天到了。
地球的另一端,那个有袋鼠的国度,遥远的澳大利亚,正是风情万种的春天。悉尼和北京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晚上十二点多钟,几乎家家户户的灯都灭了,只剩下亮着的路灯,掩映在绿树里。
Ashfield区居住了很多上海人。远隔千山万里,这里的空气似乎还漂浮着上海的甜味,腻腻的透着芬芳。
靠近街角,有一座小小的绿房子,卧室里亮着灯,一个中国男人站在窗前,他大概三十多岁,蹙着眉,手里端了一杯啤酒,抬头看着漫天繁星,沉默地抽着烟。
“启文,你在想什么呢?”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慵懒地从床上爬了起来,披上睡衣,光着脚走到他身后,伸出鲜红的指甲,风情万种地搂住他的腰。
“启文,今天晚上别回去了,好吗?”
男人没有回头,扬起脖子,一口喝尽了杯子里的酒,转过身,轻轻推开女人。
“Mary,这么多年,我从来不在你这里过夜,这是我的习惯。”
女人抬起头,眯缝着眼睛,无辜地笑着,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美的。岁月却是最无情的化妆师,眼角的皱纹,脸颊上的雀斑,清晰的映现着她现在的苍老,眼神里有些妖媚,更多的是一种贪婪的无助。
“我走了。”
陈启文推开她,拿起沙发上的衣服,打开门走了出去。Mary点了一枝烟,斜靠在窗台上,看着年轻的男人走出大门。玻璃窗户上模糊的映现着她的脸,她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摩挲着额上的皱纹,回想着十几年的光阴。
院子外面的车灯亮了。
陈启文靠在座位上,看着隔壁的一栋白房子。
他的母亲和继父就住在里面。十八岁生日过后,他就离开了这个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回去过。有时候和母亲见面,也总是在外面的咖啡馆里,坐着聊几句。
母亲已经老了。
陈启文突然有种恐惧的感觉。想到上个星期来诊所看过牙齿的那个老太太,今天听她的邻居说,已经在前天去世了。陈启文有种光阴不再来的仓促感,连忙拿出电话,拨了母亲家的号码。
宁静的夜晚,刺耳的电话铃声传了出来,母亲卧室的灯光亮了,过了好久,传来熟悉的声音。
“妈,我是启文。”
“启文,你怎么了?你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爱英的声音急促的传过来,刘启文的心仿佛被一只手给捏住了,无法跳动。他匆忙回了一句。
“妈,没有事情,就是有些想你。”
“那就好。”
刘爱英如释重负笑了。
“启文,有时间我们一起去喝杯咖啡,妈妈很久没有见到你了,非常想念你。”
刘启文无法说出一句话,沉闷地应了一声,挂了电话,发动车子,在寂静的夜里飞速奔驰起来。
Mary的笑声,母亲的牵挂,和暗夜里的灯光一起,远远地留在了身后。
他的眼前,浮现了模糊的画面。那个时候,住在武汉的江边,大概只有五六岁吧,遇到父亲心情好的时候,牵着他的手,走过马路,到江边去买棉花糖。
七岁跟随母亲和一个陌生男人来到这里,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他仍然还能清楚地记得,软软的棉花糖化在舌头上,欲留还去的丝丝甜意。
他忍不住伸出舌头,舔舔干燥的嘴唇,微微笑了。
翻过悉尼大桥,马上就要到家了。
奇怪的梦
黄晓竹和陈启明通过电话,点上香熏蜡烛,在浴缸里懒洋洋地泡了一个热水澡,坐在床沿上读书。
李玉华换好睡衣,走进黄晓竹的房间,刚和女儿说了两句话,黄建国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
“玉华,吃药。”
李玉华回过头从黄建国手里接过杯子和药,笑着吃了。
“妈,你真幸福。”
黄晓竹放下书,满脸微笑地看着他们,李玉华在床边坐了下来,拍拍黄晓竹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