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身白月光转正了(246)

作者:霍妮 阅读记录

怪不得卫一当时一副看傻孩子的神情,原来沈怀瑜狠起来,连自己人也骗。

亏她为这事还难受过好久。

“兄长可真是好手段。”

元瑾汐咬牙切齿地扔下这一句,转身上车。

沈怀瑜这才意识到自己露馅了,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转身上马,这会儿不是解释的时候,等闲下来再哄吧。

这场闹剧之后,就再没发生什么事,一行人很是顺利地来到城东的清水巷,这里就是元家的祖宅。

然而一踏进巷子,元瑾汐进城时的那股子不祥预感又升腾了起来。

待到走近时,发现大门之上的元宅的牌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黑漆大字,“杨府”。

第95章 李显仁

看到杨府两字, 元晋安心里就咯噔一下,整个人不由晃了两晃。

这座宅子是元家的祖宅,几代人都世居于此。虽然分家后各过各的, 但是这里也是住着他与二弟、四弟三家。

纵然自己回不来,他们也该回来。

难道说,他们两家也被官兵抓到,服了劳役?

可是,当年都是往江阳跑的, 若是被抓, 应该和他一样送到采石场去。可他在那里十年,并未见到自家人。

只要他们没被抓, 不可能不回到这里来。

因为这里不仅是祖宅,还有元家的祠堂, 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的地方。

可如今这里竟然改了姓氏,难道说……元家人竟然一个都不剩了?

不, 绝对不可能。

元瑾汐看着杨府两个字, 却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常县令对桂头说的那句话, “你可是杨将军的左膀右臂。”

杨将军……

那人的一个手下,都敢在城里当街拦路索要钱财, 那他本人占个别人的祖宅,也不是不可能。

“爹, 你先别急,这是我元家的祖宅,只要地契还在,就没人能强占了去。兴许是几位叔叔在洪水过后, 一无所有, 不得不变卖祖产, 维持生计。那样也是好事,只要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好。”

“若是有人敢强占,女儿哪怕上京告御状,也替您把宅子夺回来。”

沈怀瑜也在另一旁扶住元晋安,安慰道:“元先生,宅子是小事,保重身体要紧。您也不必担心,咱们先找人,等找到了人,弄清情况,若真是有人抢占,怀瑜一定帮您把宅子夺回来。”

元晋安强行深吸两口气,这才扶着沈怀瑜的胳膊站稳了一些,“你说得对,咱们先找人,什么都不如人重要。”

他拍了拍女儿的手,“你们不必担心我,我垮不了。”

几人在门口这么说话,自然早就引起了门房的注意,只见大门旁边的角门打开,一个穿着下人服饰的人走了出来。

“你们是干什么的,若是拜会我家主人就赶紧送上拜帖,若是想攀亲戚、打秋风,劝你们赶紧滚蛋,不然就拉你们道县衙大堂吃板子。”

沈怀瑜听了就要发火,元晋安却是按住他,深吸了一口气上前问道:“我等的确是来投亲戚的,但投的不是这里的杨家,而是原来住在这里的元家,不知这位纲纪可知曾经的元家搬去了哪里?”

“元家?没听说过。”

元晋安还欲再问,那人不耐烦道:“没看到这上面写的是杨府么,说出来不怕吓到你,这是杨铭大人的府邸,要找人就去别处问,别在这里碍事,惹恼了本大爷,没你们好果子吃。”

说完,这人转身进了角门,砰地一声将门关上。

元晋安无奈,只得回来。

元瑾汐却有一种果然不出所料的感觉,“爹,咱们先去找家客栈落脚安顿下来,怀安城就这么大,总有相识的街坊邻居还在,总能打听到线索。”

“只能如此了。”元晋安又看了一眼那朱漆大门上的“杨府”二字,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元家祖上虽然是被高祖皇帝“贬回”老家的,但当时也并不是全无家产,至少这个宅子就造的相当气派。

只是刚回来是,虽有几分薄田,但那一代的子弟从小学的是之乎者也,经史子集,骤然间让他们去耕种土地,实在有些难为。

等到祖上去世时,众儿子一分家,也就不剩什么。

到了元晋安这一代更是极为艰难,除了这座宅子显示出祖上的荣光之外,其余方面与普通百姓比起来也没好到哪去。

不然元晋安也不至于身兼教书先生、杀猪屠户、代写书信等数项营生。

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想过卖掉祖宅,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是祖产,他又是长房长孙,祖宗的基业不能毁在他的手里。

可没想到,如今宅子易主,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府”两个字挂在他元家的门楣之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