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杨柳依依(46)

作者:秋江风使 阅读记录

“好。”我跟着班主任到了报名窗口,他拿着我的钱插队报了名,然后带着我进了年级办公室。办公室里,已经有好多个其他班的人在做青纱和孝花。整个办公室,不是黑就是白,场面庄严肃敬。班主任叫我在他座位上坐了,然后抱了一蹋白纸和一把剪刀及一卷白棉线放到我面前:“做吧,这叠纸做完,我再去拿。等下我去叫其他同学来帮忙,你教他们做。”

“好。”我把白纸打开,开始剪裁,班主任匆匆出了门。没一会儿,班上的女生除了没到校的都来了,几个班干部也全都到了。整个过程严肃认真,无人嬉闹。

2月25日,追悼会在人民大会举行,所有人戴着孝花在教室里看电视直播。呜咽声起,我们泪别一代伟人。

3月1日,正式开学。

3月2日,邓小平骨灰撒入大海,全校安排看电视直播,我们又哭了一回。

这期间,我们好像忽然懂事,正课和自习都更加认真。每天的新闻联播,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伟人的生平故事,让我们愈加肃然起敬。我们都向往着,成为国之栋梁。

(五)

春雨迷蒙,烟花三月。

在桃李芳菲的季节里,很多人谈起了理想。

有一天,我忽然问杨柳:“你的理想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说:“考上好的大学,然后去大城市做建设者。”

“哪种建设者?”我问。

杨柳想了一下,笑着说:“哪种都可以。你呢?”

“我不知道。”我确实不知道,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大学,这是个大问题,我的成绩让我没有什么信心,“希望我也能考上大学吧,Y的也行。”

杨柳说:“加把油,应该没问题。”

“恩,我加油!”我说。

我也想将理想变成现实,想去做祖祖辈辈的辛苦耕种,不想死守农村一生一世不变的贫穷。我也想试一试,也想摆脱它!

作者有话要说:1.这一章,原本没有写,是上传的时候新加的。最开始写的时候,我也在考虑要不要写这一段,后来没写。此次上传,想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可或缺。因为这是那个年代的特殊记忆,重要一页。

2.学生头:就是波波头。当时女学生很多人剪这样的发型,主要是剪了好打理,省时间。

3.关于旧书:以前旧书不值钱,现在的旧书却卖得很贵,这是人们认知的转变。

4.课外书:在没有网络的世界,看书是件奢侈的事情。学校的图书室,并不每天都开放,只有阅览室每天下午晚自习前开一阵。阅览室主要看报刊杂志,免费。图书室借书,每周五开放,却要收费。现在想来,一言难尽。

5.柳依依为什么没有准备考艺术学校?因为没钱做系统的学习,连学校的书画社都没法参加。现实很残酷。下一章,就是□□果的现实。

第15章 现实

(一)

4月5日,清明。

西南的天,还有些寒冷。刚满16岁弟弟出去打工了。

他没考上高中,没有再上学的机会。

我回到家时,他已经与同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我没有见到他。家里最好的棉被他带走了,家里的钱也全被他带走了,还欠着邻居400块钱。而我第二天要带走的生活费还没有造出来。这次月假回家,我没有看书做作业,一直在看电视剥花生。

爸爸说,卖甘蔗的钱要10号才能拿到,只有把剥的花生米卖了才有钱给我带走。下午,我一直在剥花生,也没有剥多少。挣钱太难了。

晚饭后,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剥,一直剥到深夜。将花生米装进口袋上称去称,爸爸说:“还不够,要再剥点。姑娘,我们再剥一个小时。”

“好。”我答应。

剥了一下午一晚上的花生,我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很红很痛。我搓着手,想起下午大伯卖花生,因为2分钱的差价和收花生的贩子没说拢,贩子走了之后他坐在屋檐下一边骂一边掉眼泪。柳玉松在县城花销大,柳玉娉上大学用得更多。土地只有那么一点儿,怎么刨怎么精打细算都难抵缺口。

父母在我们面前都表现得很坚强,我们在父母面前也表现得很坚强。

但是,每次在宿舍讨论起这个沉重的话题时,几乎都是全员哭泣的时候。

农村上个学,实在是太难了。

考不上,难。考上了,也难。

考不上的人,觉得自己是个废品。考上了的人,又觉得自己是家人的拖累,要把家人人榨干。孟雪飞每次讲起她爸爸从小一手当爹一手当妈抚养她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能哭到眼睛发肿。

第二天上午,爸爸去地里干活,妈妈去街上卖花生米。

上一篇:书中自有颜如聿 下一篇:假兄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