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引(6)
“妾,谢陛下。”
“歇息吧。”
“是,陛下。”萧贵妃心想既然没有得到太后之意,便也没说什么别的。
这几日一直伤寒,六皇子沈良又在学堂惹了事,课业多不过关,只能多顾着孩子一些。自己不主动问多余那些也好。
.
太后身边的刘姑姑匆匆进殿,边走边对其余宫人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什么事?这样急啊?”
太后从塌上起身走到桌前,摆弄着秋日内务府新送进宫的扇山桂花。
“什么?康主事?哀家没记错的话,康尚书可只有膝下这一个独子。长公主这步棋可真是厉害,这么多年忍过去了,怎么偏偏选今日要扬眉吐气一把?”萧太后握着手中的佛珠,转念一想。原来如此,还有一个陶世忠。
长出了一口气,看着窗外道,“还有呢?”
身边的刘姑姑应道,“太后,据人报今日早朝后何丞相找到了康尚书,还于今日午间一同饮茶。估计二人已然...”
“他们已然是一丘之貉咯!”太后摇了摇头说,“真是好计谋,我们还没动作,他们倒是先行了。”
康家本就出身寒门,康泽更是把自己的儿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这枚棋子,不要也罢。康家这步子于太后于长公主都算是废了。
既然他已经做了二臣,一次就有第二次,疑人不用,谁都绝不会再提拔了。太子那边若是输了,定会先保林家,再保顾家。
“刘姑姑,我们萧家有谁是文臣呢?我记得有一个叫...”
“太后,小人记得...或许是户部尚书,许梨许大人吗?”
“对,就是他,我们家文臣虽少,可也不是没有的。既然如此,我们便按兵不动,他们抢了康泽这事,先记下了。”
太后掐去败了的桂花,丢到地上。“说是在哪公审啊?”
“回太后,刚刚陛下旨意,把人放在了明断堂,明日早朝后由陶大人审理。”
太后放下手中的佛珠。“怎么这几日萧贵妃没来问安啊?”
“回太后,萧贵妃这几日染了风寒,说是不便,怕也伤了太后凤体。”
“什么伤寒?她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更重要!这样儿女情长,成得了什么事!”
刘姑姑扶着太后进了寝殿。
“哀家乏了,明天的好戏明天看,今天先养精蓄锐吧!歇了吧。”
“是,太后,小人告退。”
文舟返京
知府与知州府只差了一条街巷。
“嗯,这工笔有进步,但还是留白太多。舟舟要是更加谦虚求学,布局上肯定会更进一层的。”
顾和定拿着陶文舟的《秋野云月图》看着旁边的小姑娘,问,“你就准备这一副画去选比吗?”
“小舅舅,你怎么知道?虽有缺,但舟舟打算再加练习,相信会有长进的。而且舟舟预选的几副画卷皆受好评,其中《河间舟云》还品论了一等。
对了,舅舅,我们是明日动身吗?”
“嗯,你知道勤学便好。你只顾着在这玩来了,明日出发你东西收拾好没有?你娘说了还跟着去不去?”
“早就收拾好了,就差选比的东西和...盘缠啦!”
“你这丫头,净开玩笑话。你爹还能不留几两银子给你买糖吃?你要是真的没有,看在你今日清晨就讨教,如此勤奋,小舅舅会也给你的。”
“我就知道小舅舅对我最好了。我娘说不去,等着和段娘子一起去也好收拾清楚家里的东西。”
“嗯,也是的。”
“小舅舅,你说我们这么多年没有回去,京中,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谁知道呢?”
陶文舟出了知府府邸,就去平时买糖的后街买了两把花糖,打算回去分给弟弟陶文泉也吃一些。
刚一买完糖,她就看见有很多穿着陶府家奴服饰的生面孔在往家里搬东西,她看了一个遍也没有一个认识的。
不免心生疑惑:
如今马上要搬去京中,为什么还要雇来这么多人伺候呢?如果是为了搬东西,不应该是把物品往外运吗?
她从墙角探出头,故意在他们面前慢步走了一遭,果真没一个人认识她。
“看什么看!陶大人家搬东西,没长眼睛?去去去,一边去!别挡路。”
“噢,实在抱歉,是民女眼睛不好用,大人抱歉。”说完她顿觉事情不对,连忙快步往家走。
发现平时在外摆放的药材和晾晒的甜饼都收了起来,可还没到收取的时候。大门也紧锁着,平时看门的女官侍卫也都不见了。
她知道,这一定有什么不对。
急中生智,她先去一间衣饰铺子买了身衣服,换了平日打扫杂役的衣着,然后从后墙里平时玩闹的小门溜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