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翰墨(71)
伴之而来的还有一声无情的冷哼。
真可惜了这一束美艳的鲜花,同样可惜了他满心赤诚的热情服务。
他今天遇到的这位美女客人刚刚接到一条振骇消息,一时间各种可能的后果,可怕的遐想纷至沓来,涌进了她的脑海里,让她一时间惊乱失策,没了重心。
经历了一场恐惧的心里大战,勉强定下神来,现在还处在恐惧的边缘,美女心情自然不会好到哪去。
而这送花者的署名就是那个让她胆战心惊,魂不守舍的那个该死的发信息的人。
此时,苏悦凡担心之余,更多的是恐慌。
回到C-1,坐到自己之前的位置上,苏悦凡的腿都是酸软的,不知是上楼太快,小腿缺氧,还是被自己最坏的猜测吓到的。
她双眼木讷无神,低头对着空白桌面发呆,一遍又一遍回想着那条信息的内容。
苏悦凡!好美的名字。
翰林剧院五十一
翰林小剧院名字中带有小字,实则极为庞大。它坐落在翰林东北角,是一座全封闭的剧场与三层建筑紧切相连的弧形建筑体。
从外观上看,它像一只静卧蜷曲一角里安然熟睡的大灰猫背影,毛发则由无数遮光材质夹层的透明玻璃板嵌成。十点钟的太阳斜射到上面,玻璃墙上波光粼粼,那是玻璃板的边角在闪烁青春的光泽。
走近剧院,勋章墙上挂满了剧院创造的各种殊荣及合影留念。
1993年,舞台剧《破雾》以其出色的题材,优秀的舞台由原班人马翰林学院还原被搬上了JL市国庆联欢晚会的直播舞台。
2001年,翰林在校学员肖初笙创作的断片《简》,登上了JL市杂志周刊,并出版省内外各大杂志平台。同期,掀起了一股舞台版本的《简》热,各大校园争相竟用。
2002年,翰林古乐系古筝学员杜敏收到了来自中欧文化艺术交流节的古筝演出邀请函。
2003年,墨歌带着翰林的名字走出了海外,国外各大媒体周刊上开始出现了翰林学院的恢宏影像,慕名前来研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外国交换生一度踏破了翰林的门槛。
……
……
2017年,莫芸学员的短篇《花舞云间》被收录进JL青年杂志,并在首页特别报道。此为舞台完美还原落幕留念。
那是才发生在去年的事。
而中间省略掉的,则是秘密麻麻有几米长的荣誉简介,和他们展示过后的舞台合影。
可以说,这里书写了翰林的大半历史。
难以想像,翰林建校一百多年,起初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陋瑟学堂,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历史变迁,它是怎么坚持到如今的。
据说墨歌只是传承了翰林的文学精神,并不是翰林深厚文学内涵精神的创始者。
据说翰林起初只是一个陋瑟的小学堂,初名叫“翰林雅堂”。
……
此时,小剧院的两扇深色大门向外敞开,人群只进不出,络绎不绝。柔缓的细声谈论不时入耳,都是关于本次迎新会的节目内容。
人群中一个高大身影在剧院门前久久驻足,不顾路人时常投来的诧异目光,带着一丝神秘的笑直直注视剧院灰色外壁。
这个人是楚明成,不知他来到这里因为什么。穿着一身与周遭环境完全不入格的衣服,站在草坪中间的大路中间,显得极为高调。
没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也没有门卫把他赶出去,一方面是出于翰林精神包含的大度共融,开放和谐。另一方面则是翰林剧院是对外公开的,只要你是学生,持有各学校的学生证明,本着谦虚欣赏的心情来到这里,翰林学校都会热情欢迎。
停顿几分钟,楚明成抬起脚步,走向剧院正门。
进了正门,是剧场外部走廊。沿着暖色灯光,夹杂各类奶茶点心自助的装潢温馨简约古朴小店的走廊慢慢走过,楚明成随便点了杯咖啡拿在手里,喝了一口便随着人流进入剧场。
前面剧场热热闹闹,座位眼看就要爆满。剧场后面后台人员也在焦急准备着。舞台上摄影师已经调整好摄影机和运行的机器,正坐在后台休息室与设备人员聊天。
这只是一个小小迎新会,但是某电视台却对迎新会节目十分感兴趣,说什么也要实况转播,来给电视台增加收视率。
毕竟如今的翰林,虽然谈不上是如日中天,也算得上是正在崛起的一座新城吧!能拿到权限转播出自翰林的节目,那可是荣幸之至,想必那个电视台的高层工作者背地里一定没少费功夫。
剧场已经爆满,座位旁边的空道上也陆续排上了人。已经占据座位的甚至不敢轻易离开,只怕单单一个去厕所的光景转身回来自己就会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实就是这么拥挤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