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墨守陈规(345)

作者:朝晨 阅读记录

其中有几人暗中摇了摇头,百姓的疾苦不过是被永王说了出来,怎么就成无稽之谈了?说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大梁有些地方老白姓过得日子确实不好,有几个寒门出身的官员就有体会了。

列国与大梁交好多年,永王提议梁国物质相互交流,列国粮食种类比较多,吃是不成问题,但是他们对于纺织布匹这些,技术并不成熟。梁国土地相对较多但是粮食种类比较少,人口也不少,两国相互交换,这不挺好的吗?怎么来到皇帝嘴里就变味了,而且这个问题他都没有好好考虑就反驳,着实让不少大臣心寒了些。

梁帷绕过奏折上前了一步,“还请皇上多考虑一下,我大梁与列国一直交好,此次出使,虽说也存在着一点问题,但是利大于弊,所以,为了我大梁的黎明百姓,还希望皇上三思。”

梁暄怒目看着梁帷,口口声声为了百姓,难道他不答应了就不是好皇帝?可他若答应了,就被梁帷牵着鼻子走了,梁帷所说的很多事,都是逼着他不得不答应,他梁暄还能作主不?

“为了大梁的黎明百姓?列国一穷二白怎么为了大梁的百姓?永王怎么不出使辽国呢?辽国国富民强,不是对我大梁更有用吗?!”梁暄有些咄咄逼人。

底下的大臣一个看看一个,皇上这是怎么了?就跟中邪似的,辽国?那根本就不着调,梁国拿什么跟人家交换?而且辽国跟梁国的问题还不够明显吗?这事怎么出使辽国?陶固没有说话,只是眼里有些失望,众人也是一脸无语样。

梁帷直视梁暄,“皇上,我不过是就事论事,你又何必跟我扯着有的没的,皇上莫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不成?若是有什么,再怎么说我们也是兄弟,私底下你要是训我几句,臣弟也能接受,只是此事不认识儿戏,皇上切莫意气用事。”

梁暄梁帷兄弟二人,当朝对峙,这也是历史上梁暄当朝以来第一次,梁帷从前放荡不羁,脾气性格一直都比较硬,先帝在时,他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后来梁暄继位,梁帷也很少参与朝政,所以两人也没什么冲突。而今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意气风发的永王。

梁暄牙齿咬紧,竟敢这么跟他说话,梁帷这是要反了?!梁帷毫不畏惧的看着梁暄,这么多年,他从来就没有怕过梁暄,他只不过是为了梁策和梁琪,收了锋芒,如今他们兄弟二人有的是机会,既然都要拼一把,又何必畏惧呢!

曾瑁南上前一步,“永王说的什么话,您和皇上那是兄弟,皇上怎会针对你呢,莫不是王爷想多了,再说这个事也不是小事,皇上怎么的也得权衡一下,永王又何必这么计较呢。”

梁帷淡笑着看了曾瑁南一眼,“是,曾将军说的是,我跟皇上是兄弟,哪里会计较,我只是在想,大梁的未来,不能光靠皇上一个人操劳,我们身为臣子,也要学着分忧解劳,所以就这件事,曾将军可有什么好提议?”你不是要插嘴吗?那就给你机会说。

曾瑁南张了张嘴,提议,他能提议什么,他要同意,就是跟皇上作对,他总不能驳回梁暄,梁暄想什么他太清楚了。可是他若不同意,也不合适,难道他要跟这么多人分两派?曾瑁南看了一眼梁帷,当真是给他出难题了。

256 秘密

自那日朝堂上永王和皇上对峙过后,朝中似乎有了些微妙的变化,朝中一些老臣开始有了些看法,事实上朝中没有多少老臣了,当年梁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着邵冲的事撤下了不少,很多有脾气的老臣也不想与之为伍,便告老还乡了,剩下的就是有不甘,但大多都是为了名利,这也是梁帷不愿再朝堂上多说话的原因。

如今永王再次和梁暄杠上,那些老臣又有了看法了,毕竟当年他门从心里是更看中梁帷,当年先帝在位,很多事情都交给梁帷,而且梁帷为大梁也立下不少大功,他们从心底里是认可梁帷的,只是迫于无奈。

梁帷重新崛起,曾瑁南也要有所行动,如果说上次澄江的事情,真的是季云做的,那就说明季云是跟梁帷一起站队的,那么陈墨为何要和梁帷站队呢?明明自己也向季云发出邀请了,难道选择他们不是更有利吗?季云为什么要和他对着干?季云,陈墨……

等等,曾瑁南一下子定住了,对陈墨一直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问清楚,但是又不太想得起来,一提陈墨,忽然想到了什么,陈墨当初拿着红珊瑚来试探自己,到底试探自己什么?想来想去,好像最后陈墨都没有什么别的行动或者想法,为什么他一直觉得陈墨是在试探自己?自跟陈府结交一来,好像没有什么大事,那段时间自己改刚巧生病了,没有什么大的交集啊,简单的来往过几次……

上一篇:霖熙传 下一篇:半世繁华半生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