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侠心(3)
过了不久,大雨果然停歇,暑气稍有收敛。一道彩虹挂在蓝天白云之间,地上青草沾满水珠,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更是宜人。三人继续前行,一盏茶的功夫便到了杏花村。只见村内晒谷场中央已放置一个朱红色方形球门,高约三丈,宽约一丈,上方有两尺多的椭圆形孔,暗合“天圆地方”之意。场地外早已围着不少看热闹的村民,正翘首以待蹴鞠比赛开始。
看到此景,杨乐康登时精神大振,与陶大牛以及十位同村的小伙伴,换上整齐的红色布衣,来到场地一侧,分前中后阵型站好。杨乐康坐镇中军,陶大牛位居前部,迎战身穿青色布衣的梅花村队。陶晴站在人群之中,一双秋水明眸,始终不离“木头”。
桃花、梅花两村各克强敌,会师决赛,实力不相伯仲。与桃花村依仗个人相比,梅花村更注重团队配合。梅花村的“球头”名叫王小虎,战术灵活多变,更是杨乐康亦敌亦友的对手。看来今日有一番龙争虎斗了。
咚!只听裁判击响牛皮鼓,比赛随即开始。“球头”王小虎率先开球,传给“跷球”,然后按规则在“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之间传球,传球过程中,手不准触球,球不得落地,最后又传回给王小虎,由“球头”射门,把球踢向“风流眼”。皮球划出一道弧线,从圆孔中穿过,径直向杨乐康飞来。
杨乐康微微一笑,轻举双臂,使出一招“燕归巢”,用胸口稳稳把球卸下,皮球滑向脚边,然后用左脚一垫,把球传了出去。未几,皮球传了一圈,重新回到杨乐康脚上,只见他脚尖轻轻一挑,皮球划出一道高抛物线,刚好吊过风流眼,旋即从高而下,落向地面。梅花村的“左竿网”见情势不妙,忙急跨几步,伸长右脚去勾,然而皮球贴门太近,还是反应不及,皮球应声落地。一筹结束,桃花村先拔头筹。
话说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在汉代获得较大发展,唐宋时期最为繁荣。诗人陆游曾写下“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诗句,正是描述当时咸阳城内热闹的蹴鞠竞赛场面。
蹴鞠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两边有像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十二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球入对方球门多者胜。汉代时军队曾以此作为训练士兵的手段。
到了唐宋时期,文治之风日盛,蹴鞠玩法更趋多样,发展出间接对抗和白打的形式,女子也可参与其中。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场地中间隔着一道球门,上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当下桃花、梅花两村对踢的,便是间接对抗比赛。
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时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堂,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捞鱼”、“金佛推磨”、“观音坐莲”、“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太妙了!”陶晴抚掌赞叹,脸上充满欣喜。人群中也传出阵阵喝彩之声,杨乐康只是呆呆傻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王小虎则苦笑摇头,不住打量四周,寻思制胜良策。
比赛重新开始。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防,皮球上下翻飞,动若流星,观众凝神关注,彩声连连,斗得好不热闹!正所谓“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杨乐康球技虽高,梅花村也颇具实力,一直紧咬比分。“十比十平!”裁判高声报分,比赛已来到决胜一筹。
轮到桃花村发球。三传两导之下,皮球已回到杨乐康脚上,只见他轻颠几下,稍作调整,使右脚外脚背凌空抽击皮球下方。皮球穿过风流眼后,带有强烈旋转,轨迹飘忽不定,落点极难判断,正是出奇制胜的“风摆荷”脚法。
梅花村众少年齐上,在落点下方围成一个圆阵,各自伸出右脚,脚底相触,单足立地,扩大接球范围,好一招团队协作的“观音坐莲”!皮球落在圆阵之内,滚动到王小虎腿上。王小虎右腿一抬,皮球高高跃起,众少年抓紧时机,退回原位,防住了这次进攻。
王小虎深吸一气,脚弓端出皮球,策动反击攻势。皮球传了一圈,回到王小虎脚上。只见他瞄了一眼,使出一招“拐子流星”,出右脚将球斜向上扫出。皮球斜飞而出,击中了风流眼的楣底,轨迹产生折射,飞向桃花村场地的一个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