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手生香+番外(276)

作者:董无渊 阅读记录

冯夫人“啧啧”两声,却被身侧的余大人踹了一踹,低声轻斥,“休得多管闲事!”

不要命了!

冷面阎王的闲事都敢管,小话都敢说!?

朝中如今窜出一股流言,说年中时分在山上被火烧死的勇毅侯父子,均是秦王所杀。不为别的,只因言语间冲撞了这位活阎王。

说得有鼻子有眼。

叫人不得不信。

御史们纷纷纳谏,左都御史上书请求圣人彻查此事,除却英国公府三郎君未来岳家尚御史留中不发,几乎全体闻风而动。

这位秦王,本就冷面冷肠,在国子监读书时便见人无笑脸,此番传出这般言语,再看这皇四子冷若冰霜、岿然不动的那张脸,不信又信了三分。

余大人赶紧摁住自家夫人。

翻过年头,他便要前往甘肃边陲了,此时不宜多生事端。

冯夫人忍了忍,又想起她颇为看得上的魏书生,只觉这金童与玉女有缘无分,倒是可惜了...

冯夫人有些许察觉,靠的是敏锐的感官。

旁人没这敏锐的感官,更不敢往那处想——谁会信?一个在国子监,与诸多簪缨世家公子伴读的皇亲贵胄,一个市井里摸爬滚打的食肆厨娘,这谁信呀?这小掌柜貌美,秦王爷动心,倒是有可能。动心了,纳回去便是!大家都这么忙,谁会为了个小掌柜花时间日日在食肆守着呀?

不可能,绝不可能。

大家伙心底下的猜测,含钏自然是不知道的。

她趁着上午的空档,拿起瞿娘子给的地址,带上小双儿去了城南,找到了沈记。

找到了,也没用。

如瞿娘子所说,像上次那样品相的溏心鲍,一只大概在五两银子,且货量极少,约莫一个月进十来只的样子...

五两银子...

“时鲜”最贵的档口也才三两银子一个人,就算是把一只溏心鲍分成两半,也快抵扣了收费的一半价格了。

做食肆的成本,务必控制在盈利的一半,甚至还要低,才算有钱赚。

特别是“时鲜”这种档次与规模的小食肆,若单人成本提高、盈利降低,那小店几乎没赚头了——因为无法走量。

含钏有些气馁。

沈记的老板笑着说,“...鲍参翅肚,东南那处产得多,也更会吃!经长途跋涉来到北京城,价格和品质都难免水土不服,你体谅!您体谅!”

含钏体谅,顺手买了一只看起来品相就极好的大干参回去珍藏,算是不虚此行。

刚到食肆,拉提便从灶屋窜出来,从兜里递给含钏了一封信,比划了个手势。

小双儿解释,“...今儿个早上官驿送来的信,说是给您的。”

第二百零八章 墨鱼干鸡汤(上)

含钏接过信,面上写着“东堂子胡同二三三号,贺掌柜收”。

含钏埋头拆开一看,便笑起来。

小双儿凑过去也瞧,最近字儿识得较好,磕磕巴巴地念出声,“贺掌柜,见字如面...”

中间的字儿太多了,密密麻麻的,写的又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楷体,看起来着实脑仁疼,小双儿跳到了最后一行,念了出来,“福建延平,岳七娘书...”

噢噢噢!

是那位前几个月远嫁福建的岳家娘子呢!

小双儿咧嘴笑起来,“她还记得咱们呢!还给咱们写信!”

含钏也挺惊喜的。

她同岳七娘是不打不相识,中间没了那天杀的裴七郎,岳七娘性情耿直冲动,含钏温和退让,两个人处起来,倒是挺和睦的。奈何没和睦多久,岳七娘就被自家祖母远嫁到了福建,此生再见的可能实在不算大了。

如今竟收到岳七娘的来信!

含钏再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见大家伙都看着自个儿,便简单把信里的意思说了说,“...问候了咱们一屋子的人好,说了说嫁过去的蒋家人丁兴旺,家风端正,夫君仍在读书,却很有经营庶务的头脑,将家族中的产业经营得利润翻了几番,颇有些身家,嫁过去第一天就送了岳七娘一处带有温泉的庄子...”

呸!

这分明是来炫耀恩爱的嘛!

岳七娘真是...

含钏哭笑不得。

这个恩爱秀得...

真是跨越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只为在她面前炫耀一把...

小双儿也被秀到了,“哇”了一声。

含钏接着往下说,“...岳七娘嫁过去过得挺好的,给咱们寄了许多福建的特产,许是随后便到,东西也放在官驿,叮嘱咱们一定记得取回来。”

岳七娘能过得好,便是最好的了。为躲勇毅侯府父子身亡的锋芒,岳七娘可谓是草草出嫁,连出嫁当天都未大张旗鼓地张扬喧嚣...也是委屈这姑娘了的,好在世事难料,如今岳七娘过得好,同夫家夫郎都处得好,含钏也挺高兴的。

上一篇:星火微芒 下一篇:知津难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