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娘子+番外(23)
何既明说道:“所以不会是加税,只能是————捐。”
七皇子说道:“募捐?这倒也算是个方法!”
何既明说道:“可惜他们一旦这样做了,用不了多久,就不止东郡之乱了。”
七皇子听了不再说话,而是举茶相敬。
且说九皇子与樊如蒯赶到东郡后,看到的是饿殍满地,民不聊生。街道上满目苍夷,人们或倒或卧。
相临州郡的驻军已经封住了所有与东郡相连的道路,东郡的暴民一见如此,都纷纷拉起山头,划出一块区域就占山为王。最可怜的是那些老弱妇嬬,十之有九都已经冻饿而死。
九皇子到了济州城,张榜公告,并发往各地:
第一条,所有人等限时在三日内各归各家,以往所为则既往不究。
第二条,三日后仍负隅顽抗的以反贼论处,诛九族。
第三条,回原籍的人在当地乡府登记后,即可成人每日领米一合,孩童减半。
有些人拉起山头本来就是为了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财物,一听到告示,立马散了。
普通的灾民,上下不靠,一听告示也赶紧回乡了。
剩下那些真正的暴民,都是些趁乱打劫的乌合之众,一听朝廷出面,皆四散而逃。
不出十日,捷报传来,东郡安已。
当日,各地官府开始发布募捐告示:
国之有难,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东郡灾民于水火,举国士农工商皆有责已。。。。
明面上是捐,暗地里各地官府开始向各行商会定额,商会只得向行内商户定额,一时间商户们叫苦不迭。
若舒看着各地掌柜们的函报,冷笑出声。
问跟了卢二爷十几年,目前负责管账的卢九爷,“我们大致要出多少?”
卢九爷回道:“三万两出头。”
若舒叹了口气,接着问道:“大概损失多少?”
卢九爷回道:“因东郡之乱,各地与前年相较,少了一成五左右,东郡没计算在内,暂时还没报上来。”
若舒说道:“三万,倒也能接受。”
此时,卢三爷送了急件过来,若舒看完递给了卢三爷。
卢三爷看完,问道:“少东家,参不参与?”
若舒摇摇头,说道:“不参与。钱财少了可以再赚,这混水趟不得。”
卢三爷听完,说道:“那卢三这就去回信。”
若舒点了点头。
谁知到底没躲过。
因为不服逼捐,有些地方的小商户联合罢市,他们虽不涉及大宗的买卖,但是从事的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街头的小食摊,修鞋的,卖香烟纸烛的,杀猪的,宰羊的之类。
消息传开,邻近市镇都开始效仿,街面上的情况越来越难看了。
官府觉出不对,又改了法子,按每年上交税赋的比例定额,税赋少于多少的免捐。
两相一对比,若舒这里三万两变成了六万两。
这些相关的商户又不肯了,也联合罢市。
一时间全国上下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第22章 良策
皇上这几日觉得特别烦闷,先是东郡虫灾演变成民乱,再是募捐募成了商户罢市。
看着眼前仍强行辩解的右相,皇上第一次觉得他也不是那么的好用。
再看看正疯狂落井下石的左相,觉得这位也不是什么栋梁。
回到御书房,难得的回绝了贺贵妃的求见。
晚饭前,太监回报,七皇子求见。
皇上想起自己也有半月未见到这个儿子了,便宣他觐见。
七皇子先是问候了父皇的身体,再说了自己最近读书的心得体会。
看到皇上面露赞许的神色,话锋一转,说起了商户罢市的事情。
皇上正苦于没有对策,便问他有何良策,其实也就是随口问问,并未当真。
七皇子说道:“我也听到了坊间传言,说是募捐救灾他们都没意见,可是因为东郡的灾乱,大伙不是因为存货压住了银钱,就是货款结不回来,现下要拿出这许多的银钱来,有了难处,大伙才闹事的。”
皇上听了只是嗯了一声。
七皇子却并不介意,接着说道:“儿臣愚见,此次募捐本就是为了救济灾民,募了银钱也是要换成实物的,而商户们手中现下是有实物无银钱,莫如直接叫商户捐些实物,直接分配给灾民,岂不两全齐美。”
皇上眼前一亮,这主意好,比右相那个什么让商户分期给要靠谱多了。
七皇子接着说:“父皇,这只是儿子自己的胡思乱想,也不知靠不靠谱。父皇千万别说出去,让其他皇兄皇弟笑话我。”
皇上应允。
七皇子出了御书房,心中得意万分,看父皇的脸色是听进去了,九皇弟,让你知道什么叫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