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醍醐(40)

作者:山伏大宝 阅读记录

柳善姜莫名心慌,因为故事中的崔九郎已经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一个。

眼里永远带着疏离的男人,才是崔九郎。

柳善姜很不高兴,她的人生里突然冒出的袁醍醐。

世家郎君们对崔九郎雪天中暑的症状表示怀疑,体格健硕的将领哪有这么脆弱?

熟悉崔湃的禁军同僚觉得谣言委实可笑,相信的人怕是没见过金吾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魔鬼训练,那场景看得南北衙其他诸卫将领流冷汗、直摇头。

像崔九郎这种常在炼狱里摸爬滚打的男人,众人还真是好奇他中暑后该是个什么模样?

谣言终究会止于智者。

男子聚会的筵席之间,总有自诩经验丰富的过来人愿意出头争当意见领袖,侃侃而谈。

他们一脸暧昧的推测,“醉翁之意不在酒,重点不在崔九郎是不是雪天中暑。”

“重点是什么?”

筵席中的愣头青要求意见领袖把话讲明白,过来人公布了自己的答案。

“重点是崔九郎希望谁来出手相救!”

愣头青们恍然大悟,真是好有道理的样子!

当天阵仗整得这么大,事情在长安城里疯传,人人都在疑惑崔家九郎闭门不出,可有恼羞?

毕竟长安城里敢明目张胆下崔湃颜面的人只怕还没生出来,不过这是曾经,如今袁氏女不仅做了,还做得满城皆知。

怎么办?金吾卫中郎将不要面子的吗?

本来卢祁还很是担忧崔湃平日里收敛的爆脾气,专程前来崔府看望自己的小伙伴,既表达关心,也是来申明当日可是崔湃让他去拦下袁氏女的奚车,事情没有按照预设的计划进行,崔湃也不能将怒气连累到自己身上。

说辞都练习了好几遍。

卢祁不曾想到当自己择日登门崔府,看到的实情让他大呼意外。

崔湃岂能让众人料得,他既不恼也不羞,还派家仆去往市集打探世人议论的言语回来禀他,听那家仆说崔湃听后居然连连点头道‘甚好’。

————

袁氏女和崔九郎的趣闻不仅在世家子弟间流传,还升级了圈层,传到氏族大家长们这一辈。

这些常常念叨吃过的盐巴比你走过的路都多的长安城资深人士,哪个不精得像只老狐狸。

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座落在一丈高的台基上,连殿带台基高于平地四丈有余。

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高大雄浑,慑人心魄。

圣人在含元殿听政,可俯视脚下延伸四方的长安城。

大明宫与其地基龙首山似乎构成一幅龙图,龙首山为头,含元殿座镇尾腹,驾驭著巨龙。

殿前的龙尾道,阶梯麟麟,形似龙尾。

例行朝会后散场,紫袍大员皆漫步走在龙尾道上。

三三两两聊着朝堂上的议题,一道沉稳的男声开口:“袁仆射留步。”

众人怎会听不出来这道略威严的声音背后的主人是谁,纷纷退让作礼。

袁训作插手礼,客套,“侍中。”

与袁训面对面的中年男子,气质生的冷硬些,不同于袁训儒雅随和,他朝袁训插手作礼,顿了一顿才道:“儿郎不才,多谢袁氏贵女仗义出手。”

表态足够官方。

听在袁训耳朵里,其实他说的是,我的儿子顽劣不堪,幸得袁家女儿出手教训。

“哪里哪里。”

袁训也是久在官场,一番客气互夸,小儿女的事情就算结了,给足了对方面子。

崔九郎是谁?

清河崔氏的嫡子,亲生父亲位居正二品,乃是门下侍中。

门下省是什么地方?

大唐三省之一,负责诏令的审议与封驳,即拥有封还皇帝诏书和驳回臣下章奏的权力。

宰相们议政的议政堂都设在门下省内,可知其位高权重。

看着崔九郎长大的长辈们都知道,这个少郎表面上不惹事,实际上只有他捉弄人,谁人敢捉弄他。

众人皆叹谢梵境的女儿跟她母亲一样,看来也是个厉害的女子。

待门下侍中离去,立刻就有脸皮厚一点,关系近一点的紫袍同僚忍不住走过来跟袁仆射打趣,光禄寺卿(从三品)便是一个。

“我看你家醍醐倒跟谢大娘子很不同。”

谢梵境年轻时是长安城内出了名的才女,高雅娴熟。

袁训瞄他一眼,笑问:“不像她母亲,难道像我啊?”

“非也,非也!”

光禄寺卿摇头晃脑故作深思,“你家醍醐聪慧中透着一股狡诈。”

“所以?”

袁训让他说重点。

光禄寺卿一摸短髯,乐了。

“所以袁醍醐更像她的外祖母,比大长公主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袁训苦笑,他的岳母大人早年是以顽劣难缠出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