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沦陷(134)
只是明笙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人了。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小姑娘自以为情绪掩藏得很好。
这些情绪瞒一瞒阿言还好,但像他们这些过来人,她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隐藏得严实。
见儿子还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周颜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又不能说什么。
她是个急性子,可在这件事上,只能硬生生憋着。
“算了,不和你说了,等下你爸约我去看演出,晚饭你自己在家里解决。”
周颜端着果盘走远,林述言也停下了嘴角的淡淡笑意,眼底露出了周颜从未见过的深沉和复杂。
*
明笙这一趟去国外,就是本着去看望一下周颜和林天盛两位长辈的想法。
她原本就没有打算在那边过年。
叔叔阿姨身边有林述言,但干爸干妈只有他们自己。
所以明笙今年想陪陪他们二老。
林述言正是知道她这个想法,所以才没有过多地挽留。
明笙回到南泞镇,初母脸上的笑容显然多了不少。
自从杳杳走了之后,家里就只剩下她和丈夫,平常日子还好,可一到了节日的氛围,如果明笙不过来,比起那些邻居,他们家里不知道要冷清多少。
今年明笙选择在他们这里过年,初母还是有些意外的:“怎么想着回南泞镇了?我和你干爸还以为你要在述言家过了年才回来呢。”
明笙简单解释:“本来就打算回来的,年后会有些忙,可能抽不出时间去看叔叔阿姨,所以就趁着放假去探望一下他们。”
初母不以为然:“那也不用这么来回折腾啊,今年忙,那就等明年空闲了再去,时间还长着呢,干嘛非得挤在一起。”
明笙笑笑没说话,而是继续帮忙择菜。
这个年,因为多了一个人的缘故,初母买了许多好吃的菜。
南泞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再加上初家在镇上算是有点名声,明笙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所以在她回来的这两天,家里上门的人也多了起来。
大多数都是打着唠嗑的幌子,来打探明笙的情况。
问得还都是情感方面的问题。
都是邻里邻居,初母也不好拒绝得太过,每次只能打着呵呵将人送走,只是有时候在听到一些条件不错的人选时,她也会稍稍留心,等人一走,便开口询问明笙的意思。
“我觉得那个许医生不错,才27岁,长相还是那几个里头最好看的。”初母一边洗着茶碟,一边思考。
明笙在一旁用干净的抹布擦净茶杯上的水渍,顺带笑着回道:“干妈,我还不急的。”
初母叹气:“明天一过,就25了,你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明笙点头:“我知道的。”
嘴上虽然答应得快,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都不选。
初母见明笙就知道应付她,不免有些无奈。
她并不是什么迂腐的人,觉得女人必须嫁了人才算完整,初母只是不想明笙后半生都是自己一个人。
明笙和别人不一样,在这个世上,她已经没多少亲人了。
等自己和丈夫入了土,就真得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如果她愿意跟着述言去国外生活倒也还好,就怕她固执不愿舍弃这边的过往。
“你就知道敷衍我和你干爸。”对于明笙,初母到底舍不得说重话,只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尖了事。
*
很快就到了除夕这一天,南泞这边要比青市落后很多。
在青市,除夕除了固定燃放烟花的地方,其余的只能玩一些小型的烟花棒,但是在南泞镇,明笙回来的第一晚,镇上就已经有开始燃放烟花的了。
今年因为有明笙在,初父嘴上没说什么,可每回去街上,总是会顺点烟花棒回来。
南泞镇这边的习俗,年夜饭一般安排得比较早。
基本上,天还未黑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佳肴便上了桌。
初母也赶在了天黑前,将所有的菜准备好了,初父在院子里点烟花,明笙穿着初母织得红色围巾,站在不远处捂着耳朵,眯着眼往烟花的方向看。
大红色的围巾,衬的明笙整个人都鲜活了不少。
将菜端上桌的初母洗了洗手,也走到院子里,这时烟花刚好点着,一簇一簇地往天上飞。
五彩缤纷的,炸满整片天空。
只是这种美好又绚丽的东西,总是消失得太快。
不过十分钟,烟花就燃尽了。
初母站在门口,适时喊道:“好了,进来吃年夜饭吧。”
冬日里,白天很短,一箱烟花燃尽,天也黑的差不多了。
明笙和初父应声,转身往屋内走。
初母做了一桌很丰盛的饭菜,色香味俱全。
“快尝尝这道鱼,就是昨天李势送来了的那桶,我特地跟着网上的教程学的新做法。”初母边说,边从鱼肚上夹了块放进明笙跟前的盘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