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的卷心菜+番外(84)
【哎等等,楼上的,你们还记得这是本无cp纯推理文吗?】
【大大是不是谈恋爱了呀?(嘿嘿,纯属猜测,无意冒犯,若有不妥,马上删除)】
【真相了兄弟们,大大绝壁要么谈恋爱了要么有喜欢的人了!你看他都不刀人了,男主的小助理居然从第一集 活到了现在,活久见!要不是剧情文笔风格都没变,我还以为换人写了呢!】
【鲸大遇到了什么好事吗?说出来给我们听听嘛~】
……
“嘶——”滚烫的烟灰落在手指间,轻微的刺痛拉回了傅景初的注意力。
他把烟头捻进烟灰缸里,随手又摸出一根,在指间转了转,终是低头,衔在齿间,“啪嚓——”重新点燃。
火光在电脑屏幕的反射下刺得他瞬间眯起眼,镜子里少年的脸闪烁又模糊。
这一夜,键盘声断断续续,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后台的音乐单曲循环至通宵。
*
周一,上学日。
由于小高考已经结束,学校的课表安排便只剩下学生自己分科时所选的两门副课和语数英三门主课,老师们的进度都放慢了不少,课堂任务变得轻松而有趣起来。
林卷选的是史地,本来九中读文的就不多,大概只能凑齐两个班的样子,文科班里选择历史和地理的就更少了,大多人会为了大学专业而选择读史政,即历史和政治。
最终选了史地的学生九中全年级加起来也就17个人。学校将在高二时额外安排一间教室给他们,平时则需要混入史政班一起上三门主课。
现在只是高一下学期,小高考又刚刚结束,而正式的高考离他们似乎还很遥远,大家的精神状态肉眼可见地放松了许多。任课老师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只剩五门课了,教学进度也不需要太着急。
下午最后两节语文课的时候,杜老师干脆安排人起来轮流诗朗诵,培养大家的语感和文学审美。
杜老师打开自己摘录的诗集册子,清了清嗓子,先做了一个示范。
他念的诗是洛夫的《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出汗
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
临近傍晚,梅雨霏霏,教室里即使开着灯也显得更加昏暗。
连绵细雨打在教室靠花园一侧的窗户上,氤氲出一段潮湿蜿蜒的水雾。冰冷而刺眼的白炽灯悬在天花板上,散发出比雨丝更凉的气味。
顾予撑着头盯着讲台上的某一点发呆,杜老师的声音对他而言就像发霉的黄皮纸一样,透着一股温和过头的爹味儿。
好像装满了上下五千年,叮叮当当的,漫长又琐碎,令人在这近乎静止的洪流中听得昏昏欲睡。
好在这首诗并不算特别长,杜老师在情绪酝酿最深沉的时候戛然而止得恰到好处。
在同学们表面捧场实则没听懂的热烈掌声中,杜老师满意地扶了扶眼镜。
正当顾予神游天外的时候,杜老师突然点了他的名。
还没反应过来,他身体已经自动站了起来。
在老师用看问题学生的眼神盯着他时,他愣了几秒,当机立断从手边的阅读教材中随便挑了一篇诗歌读了起来。
声音毫无波动,更无一丝感情,与其说是在朗诵,不如说是AI在扫描读题——
《湘逝》 余光中
——杜甫殁前舟中独白
把漂泊的暮年托付给一棹孤舟,
把孤独托付给北征的湘水,
把湘水托付给蒙蒙的雨季,
似海洞庭,日夜摇撼着乾坤
夔府东来是江陵是公安
岳阳南下更耒阳,深入疠瘴
倾洪涛不息遍地的兵燹
溽郁郁乘暴涨的江水回棹
冒着豪雨,在病倒之前
向汉阳和襄阳,乱后回去北方
静了胡尘,向再清的渭水
倒映回京的旌旗,赫赫衣冠
犹峥汉家的陵阙,镇着长安
……
顾予读着读着很快发现不对劲,妈的怎么这么多生僻字??虽然上面标注着拼音,但他还是读得磕磕绊绊。
然而没办法,自己选的诗,跪着也要读完。
于是他接着念道——
出峡两载落魄的浪游
云梦无路杯中亦无酒
……
十四年一觉噩梦,听范阳的鼙鼓
遍地擂来,惊溃五陵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