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的卷心菜+番外(4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呜呜呜可恶……!你们都给我等着!”
……
到了晚间22:00,军训基地准时断电熄灯。
基地分发给每个宿舍的被子有些过于单薄了,很多学生都觉得冷。上一届的学长不知道抱怨过多少次,然而校方总是以《孟子·告子下》中那一段著名的话来堵住他们的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于是最后,大部分的学生都只好穿着毛衣入睡。
林卷非常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不仅带了保暖度极高的睡袋和毯子,还带了一整盒的暖宝宝。
她把多下来的十几片暖宝宝平均分给了306的每个人,私下里还偷偷地多分了几片给胡姣。
等到第二天,她又上楼找到江橘的宿舍,把自己匀下来的暖身贴还有一件厚毛绒的被毯都留给了江橘。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冷下去,寒秋已至,三中学子在郊外基地军训的时光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训练项目并不难,但很繁杂,对于这些从出生开始就娇生惯养的高中生来说,一天天坚持下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无论是生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包含了大量运动的集体生活体验以及军队化封闭式管理,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和锻炼。
——尤其是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
军训基地的食堂基本没有大荤,平日里见的最多的菜式多半是荤素搭配,比如豇豆炒肉丝、番茄炒蛋之类的,或雪菜炖土豆块这种淀粉类的菜。
连续吃了几天的食堂,学生们不久后便发现,基地里最大的一道荤菜就是虎皮鸡蛋了。
至于主食,白米饭是从不多见的,即使有,也是粒粒分明的糙米饭。一口下去,甚至还能吃到沙砾。
而餐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食物,就属白面馒头了。
无论早饭、午饭还是晚饭,白面馒头永远不会缺席。
即使是这样,每顿饭还都得靠抢的,才能吃到好一点的菜式。
每当中午来临,在教官的带领下,大家排好队,走到各个队专属的圆桌前,站在座位上,先围成一个圈。
等总教官说“坐下”时,才能落座。
说“吃饭”时,才能动筷子。
然后便是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再淑女的妹子在此时此刻、此等生死存亡之际都会抛弃一切形象,拿起筷子跟男生们一起疯狂抢菜。
于是,如此艰苦朴素的环境下,终于有人在沉默中爆发了。
比如林卷。
她开始每天早早地跑去小卖部买烤肠。
军训基地只有一个小卖部,每天都卖纯肉烤肠,但一天限量只卖五十根,一根卖二十元。
简直抢钱。
但没办法,物以稀为贵。
就跟旅游景点和公路服务区的坑爹物价一个道理。
不过,小卖部的纯肉烤肠是真的好吃。
总共有两种口味,一种是芝士夹心,一种是黑胡椒味。
也许是太久不尝肉味,林卷总觉得小卖部的烤肠是人间最美味的奇迹。
烤肠使用的是正宗的纯猪肉,肥瘦相间,七分瘦,三分肥,多一分嫌腻,少一分嫌柴。
一口下去,满嘴的油脂迸溅开来,肉汁鲜美,口感极嫩,喷香扑鼻。
黑胡椒味的烤肠只要咬一口便满嘴留香,微微辛辣的味道在舌尖炸响,配上油脂丰厚的纯猪肉,简直来到了肉食动物的天堂。
而芝士夹心味的烤肠,更是一种别具匠心的口感。刚刚烤制出炉的香肠,由于温度过高,包衣轻轻翘起,中间一段过于饱满的肉肠有些开裂,香浓的芝士从缝隙间缓缓流淌出来,奶香浓郁扑鼻,咬上一口,是纯粹的热量带给人的极致快乐和体验。
总之,对林卷来说,每天坚持训练的动力就是去小卖部买烤肠。
可是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这儿有烤肠卖了。一传十十传百,酒香不怕巷子深,口碑传播效果太好,导致美味的东西不可能再成为秘密。
于是同学们排队买烤肠的队伍越来越长。
好几次轮到林卷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卖完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林卷很焦虑。
直到胡姣大小姐随口一句:“为什么不包场呢?一次性把它吃到爽、吃到腻为止不就好了?”她才豁然开朗。
于是,第二天中午,她一吃完饭,就以百米赛跑的速度早早地来到小卖部门口等着。
此时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
轮到林卷的时候,纯肉烤肠只剩下三十根了。
她一次性包了二十根,扫码支付了四百元。
这一举动顿时引来队伍一阵哗然。
后面还排着队的几个男生十分不满,围在一起骂骂咧咧说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