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光森林[悬疑](39)

作者:音久依 阅读记录

去年妹妹如愿考上龙城大学,兄妹俩一合计,决定买下馨馨小区的房子,虽说是二手房,但价格划算,离学校和菜店都近,周边配套设施也方便。

搬家的时候韩震挺兴奋,觉得自己终于混出头了,不用再租房子住,不用做外来户,等把菜店的生意做大,就把父母接来,一家人团聚。

算盘打得倒好,可现实是,妹妹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来,他要忙着做生意,家里冷冷清清。生意刚有起色,靠价廉物美把商超的流量分了些走,隔壁就又开了家菜店。从此三分天下,明刀暗箭,各凭本事。

菜店竞争,没啥高深之处,基本靠比价。猪肉就不说了,跟着市场走,20-40元不等,区县送来的黑猪肉更贵,买的人少,后来就没卖了。

只要猪肉涨价,顾客就抱怨“咋又涨了呀,××的肉都比你家的便宜”;若出栏率提升,肉价降了,又会被吐槽“肉炒着有股怪味,是不是注了水”。合着肉价是菜店定的,合格的戳也是随便盖的,多少钱都有人嫌贵,怎么样都不讨好。

顾客买菜“货比三家”,火眼精睛到小数点末两位,今天促销活动蜂拥而上,明天回到原价就拍屁股走人,搞得韩震提心吊胆,经常派小妹去竞争对手那抄价钱。

商超牌子硬,物流成本低,但运营成本高,菜卖得比较贵,胜在有信誉,吃着放心,还能买到其他副食产品。真正住周边的业主,大多还是喜欢去菜店,一是便宜,二是新鲜,随时上货,还不用绕远路。所以对于韩震来说,竞争对手主要是隔壁的菜店,比价得跟他们死磕。

那家菜店也不是吃素的,你暌违我,我也暌违你,于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蓄谋,最近经常遇到类似的状况,打个比方:

客人来店,匆匆扫两眼,转头就走,还大声道:“隔壁更实惠,独蒜十八块,这里卖十八块五!”搞得原本的客人也跟着走了。

且不说买蒜很少一斤一斤的买,大多随便抓一把,均摊下来也差不多,最让韩震郁结的是,她偏不说八块三的瓣蒜,不说十八块六的糖醋大蒜,这两样可比别家便宜!

莴笋尖也是,自家四块二毛三,隔壁四块二毛二,差很多吗?自家的更新鲜,莴笋切割处都是嫩绿色的,哪像他家,都黄了!

这也罢了,部分缺心眼的,反手把外层的莴笋叶子给掰了,只要里面最嫩的崽,零散下来的叶子怎么卖?没办法,韩震只能跟顾客斗智斗勇,巡店时注意菜区,并在货架上添加提示语“请勿掰菜叶”。

在他屡次三番的提醒下,客人们不掰菜叶了。他们被梅超风传染,纷纷蓄起手指甲,掐南瓜。南瓜体积大,除了餐馆采购,几乎没有整卖,韩震总是把长条状的南瓜分成四等份、八等份,放在剥好的青豌豆、白芋头旁,供人随意挑选,就跟夏天西瓜一样。

南瓜金黄好看的切口,时常会留下月牙状的掐痕,有损卖相,剩到最后要么烂掉,要么被韩震自个儿拿去吃。

多损呐,山上的笋都快被拔光了!韩震总不可能贴提示语“不许掐南瓜”,有些客人就要买掐了有手感、软糯甜腻的老南瓜,不然就跑隔壁去了!

几次三番后,他决定相信人性的丑陋,再遇到嫌贵瞎嚷嚷的,通通怼回去。人再也不来了。

近年龙城发展迅速,是二线城市中的佼佼者,尤其在电子集成、大数据研发、互联网+这块,得到不少政策优惠。

互联网经济的兴盛,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却给菜店老板韩震带来隐忧。“下单送菜”、“网上拼菜”的APP相继推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上网购菜,或者在社区定点保鲜库取菜。

这项业务暂时还没开到馨馨小区及周边小区里来,不过可以预见,前景一片大好。一旦电商巨佬下场,韩震的小本生意哪里扛得住?掐死都没个收尸的。

“哥,你别担心了,反正平时买菜的都是大爷大妈,他们不用手机软件。”

若放在十年前,韩震也就安心了,当时只有年轻人玩微信,现在呢,大爷大妈把微信玩得贼溜,群聊抢红包发朋友圈逛微店扫码支付样样精通,顺道还会拍点短视频发抖音,难道还驾驭不了送菜APP?暂且不能的,配副老花眼镜铁定能,UI设计可不是吃素的。

韩震危机感强,已经在暗自琢磨要不要转型做社区配菜点,搭乘互联网+的东风。不过在走上人生巅峰之前,他还得处理店里一切鸡毛蒜皮之事。

“哐拉拉!”

整屉鸡蛋掉到地上,幸存蛋数量:3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