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说:“走吧,咱们回去,今天中午你们都在我家吃饭。”
似乎想到什么,她说:“我搬到公社了。”
“我想到啦。”宝珠一点也不意外:“咱们先回家。”
大家倒车到了县里,又从县里倒车回了公社,这才跟着戚玉秀一同往他们的住处走,宝山爷爷送的这个本地的房子,也是找薛主任安排的。虽然薛主任不是这边的人,只是把这件事儿交代了下去。但是现在的人做事情都比较认真,倒是真的给找了一个不错的房子。
戚玉秀:“我们这个房子在政府家属院。”
现在可没有什么小区的概念,说是家属院儿,其实就是有个围墙,什么门岗啊,物业啊,都是没有的。能有个围墙已经很不错了,这个小区大概七八栋楼,看起来是六层。
戚玉秀领着他们来到其中一个房子,说:“咱家在二号楼。”
他们一起上楼,刚走到楼梯口,就看到一个老大娘下楼。她眼珠子叽里咕噜转,笑着说:“呦?这是你闺女回来了?”
戚玉秀:“哎,宝珠,这是楼上的王奶奶。”
宝珠打了招呼,随即跟着妈妈一起进门,他们家竟然是一楼,戚玉秀开门进屋,说:“来。”
这个房间保管的不错,宝珠转了一圈,差不多是一百三十多平。
这个面积是这个小区内的最大面积了,现在根本没有盖二三百平那种房子,基本上楼房最大也就是一百出头。
戚玉秀:“这里原来是公安局的老局长他们家,他正好调到县里,有关部门就把这套房子收回卖给雷老先生了。这里是三室两厅,还挺好的呢。”
宝珠唔了一声。
戚玉秀又说:“我把户口迁过来了。”
宝珠:“哎?”
戚玉秀招呼大家都坐下喝茶,自己说了一下这段日子的事儿,宝珠在首都忙的如火如荼,她在家乡也没闲着。就说他们从首都回来,市里就安排人带他们来接手了房子。
因为当时办的时候产权证就已经直接写了戚玉秀,所以戚玉秀都不用办什么手续。但是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户口从村里迁出来。
她原本想着是分了地租给大山媳妇儿他们家的,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他们突然有房了。戚玉秀还是决定在分地之前,迁走户口,不要土地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不能理解的。
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粮食啊。
但是戚玉秀也没想在本地久留,她闺女都在首都,到时候儿子也走了,她一个人留在家干啥?
做那个……叫啥来着?
空巢老人吗?
戚玉秀不想这样,她也可以不着急迁走户口,但是她还是不想占这个便宜了,既然肯定不能种地去,她又何苦一定要呢。现在迁户口基本上只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有个房子,另外一个就是有单位接收。
戚玉秀附和第一个途径,而且作为女同志,她转走了,她儿子也可以转走。
这个时候户口是跟着当妈的。
就是,即便是当爸的是城里户口,生下来的儿子也要跟着母亲走。所以女同志的户口是关系到下一代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找农村媳妇儿的原因。
像是戚玉玲,她就是接了婆婆的班儿,才有了城里户口。
不然几个儿子就得跟着她走了。
戚玉秀看着女儿,直白的说:“我知道在很多人看来有土地更好,但是我实话实说,我不想在种地,够够儿的。既然真的不想,我也不占着土地了,我迁走户口不分地,别人也能多分点,皆大欢喜。”
宝珠点头:“嗯嗯。”
她笑眯眯:“妈妈说得对。”
第93章 有些提前了(三更合一)
戚玉秀做什么决定, 宝珠都不会反驳的。
她妈妈做出的决定,怎么会是错的呢?
就算是错了,那……以后时间长了也能证明, 她妈妈一定是对的。
反正宝珠是都听妈妈的, 她是知道的,妈妈不爱种地。她干了将近三十年, 如果说是够够儿的, 那是能理解的。像是宝珠, 其实打心眼里, 她就不喜欢上山挖菜, 也不喜欢捡柴。
因为小时候做的多啊, 虽然以后日子好,但是就,潜意识,不喜欢。
戚玉秀想到她迁户口的时候村里的震惊,忍不住笑着说:“好些人都说我疯了。”
大家是很羡慕戚玉秀变成城里人,那是羡慕嫉妒的夜里都睡不着,但是知道她不要土地, 还是觉得她是个大傻子。着什么急迁出来呢?马上就要分地了, 分完了再迁走,这土地也是你的, 城里户口也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