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叹息一声,只能苦哈哈开始写教案。
谁让,现在不可能连接打印机直接打印呢。
这个东西又见不得人,只能手动抄写了。
惨还是她最惨。
宝珠这个时候终于有点明白“那个时代”的人,为什么要为发量而忧愁了。她现在就很为自己的发量而忧愁了,这么辛苦的忙下去,她会变成秃头少女的吧?
想一想这个词儿,真是让人忧伤啊。
所以第二天的时候,宝珠蹑手蹑脚的偷偷去找陈大妈,神神秘秘,像是地下党要接头一样,贼兮兮的窜进了小厨房,陈大妈还愣是被她吓了一跳。
“啊!”
宝珠赶紧捂住她的嘴:“小点声,小点声啊……”
她开始对手指,陈大娘没有闺女,每次都对宝珠很没辙的。
“怎么了吗?有啥你跟我说,大娘帮你想办法。”
宝珠措手,十分的不好意思,不过可是很坚定,谁:“陈大妈,您平时能炒点黑芝麻什么的吗?我最近掉头发比较厉害,我想滋补一下。”
陈大妈听了这一茬儿愣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哦了一声,应承说:“行,这个我会。不过……你,头发很多啊。”
宝珠本来就是发量茂密的人,即便是偶尔有点点掉发,也是发量很大的,所以对于她的要求,陈大妈不是很懂。但是不懂没关系,芝麻丸他会做!
宝珠小激动:“积少成多,今天掉一点明天掉一点,后天我就是秃子了。”
陈大妈:“……”
很快的,她拍着胸脯保证:“这个你放心,你看我的就是了。”
宝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陈大妈笑着说:“我给你做芝麻丸,你每天吃一颗,对别的方面也好。”
宝珠:“唔?”
陈大妈又拍她的肩膀:“放心放心。”
宝珠:“嘿嘿。”
宝珠这头得了陈大妈的应承,总算是放心下来,快乐的继续去忙碌。
可以说,他们学校是首都唯一的补习学校,几乎有心思想要补习的人,过来的还是很多的。当然,其实私底下也有一些老教师或者同学在搞补课。但是这又是两回事儿了。
所以这部分人的存在也没有影响宝珠他们的生意。
其实吧,别看去年政策有了变化,但是大家在车站卖东西,推着小车当街卖菜,卖吃食,还有人力车。这样的人明明很多,但是真的说是正八经的开一个店,好像又没有了。
大家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即便是有些小饭馆偷偷干起来了,也藏着掖着的,生怕被人发现一二。而且宝珠深深的怀疑,这些早早干起来的小饭馆,之前就在,其实就是原来一些私房菜馆,现在政策允许了,他们就稍微松快一点了。但是这样的,也没有立刻冲出来。
总之,大家是抱着观望与谨慎的态度。
相对来说,宝珠已经算是大张旗鼓了,也正是因此,将很多人的视线吸引了过来。大家都关注着这边的发展,不过大家又明确的知道,补习学校和一般的情况不太一样。
宝珠知道,在姜粤姐姐的年代,这就是一门生意,跟其他的生意没有区别。但是在这个时代不是,大家说不出他们补习班与其他的生意有什么不同,但是却绝对不会当成一回事儿。
在这个读书十分金贵,大学生凤毛麟角含金量爆高的年代,补习班代表的绝对不是“铜臭”。
这就跟古代的那些比较高档的书院一样,人家收的束缚也不少,但是你能说人家跟商人是一个社会地位吗?那肯定不能啊!
至于收钱?
这点倒是不被人诟病,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人的,还有教材和卷子,这些都是钱。而且啊,无亲无故,谁会白白给你补习呢?有这么一个地方,很好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宝珠舆论引导的作用,但是更多也是大家自己本身就是这么想的。
宝珠的补习班开的很顺利,这得益于他们是“读书人”,宝珠想到姜粤的话,姜粤姐姐曾经说过,他们那个时代大学生已经很多了,都不值钱了。
可是宝珠觉得他们现在不是,现在大家对读书人还是很尊敬,也有很多人想要好好读书。而不是考大学混日子。
不过这么一想,宝珠也就了然,为什么短短几十年,他们就发展的那么快了,因为大家都用心了啊。
不过得益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宝珠他们顺顺利利,日子太顺利,时间过得就快,虽然忙忙碌碌,但是好像时间也一晃而过,腊月二十六宝珠他们才踏上回家的火车,这次的火车票是招娣买的,她领着三个妹妹,同行还有李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