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凤君戏好多(女尊)+番外(3)
她离京多年,不知这位新皇是什么脾气,派人打听,却发现这位陛下周围如同铁桶,她面色灰败,害怕自己讨不得新皇的喜欢,丢了官职是小,可这姑苏的百姓,相处十余年,她割舍不下。
一急匆匆的女仆走进来,张太守连忙问道:“怎么样?打听到陛下喜欢什么?”
女仆道:“回太守,陛下好像喜欢年纪幼小的少年。”
张太守大惊:“你别框我。”她别的不知道,但也知道当今陛下是个身子骨弱的,别说后宫佳丽三千,就连个通晓人事的太监都没有。
女仆把在街上看到的场景告诉张太守,张太守面色苦恼,有点犯难,忽然心生一计,面露慈祥的微笑,招来女仆,让她好好安置那名少年以及他的小厮。
“你亲自去给他们安排房舍以及大夫,顺便”张太守会心一笑,又道:“旁敲侧击,告诉他,这是当今陛下恩赐。”
女仆犹豫道:“太守,您不去接驾?”
张太守拍拍自己的脑门,懊恼道:“快!快!忙得都给忘了,让山庄里的下人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起去门口迎接。”跑到外面,扶扶自己的官帽,整整衣身,大步往前迎接女帝。
马车后边铁甲将士步伐一致,手扶腰间刀剑,交叉整齐在温泉别庄门口站立,威严肃穆。
刚打开门的张太守吓得腿一哆嗦,连忙跪在马车前,告罪:“臣接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明呈掀开轿帘,在月姑搀扶下,轻声道:“起身。”张太守低着头,不敢直视凤颜,哆哆嗦嗦站起来。
张太守慢慢抬头,看见女帝如此年轻,心下有几分惊诧,对上女帝冷淡的凤眸,又连忙惊惧低头。
明呈看这座温泉别庄,走进里面,张太守在一边引路,她道:“陛下,这边请。”
转角遇见头戴青巾面生男相的俊俏女子,身穿短打,脚下草鞋,腿上多泥点,张太守下意识往后躲,这祖宗怎么回来了。
俊俏女子叫张宁,看见母亲身后矜贵的女子,下意识行礼,以为这位是母亲的同僚,行礼过后下意识忽略,对张太守道:“母亲,我前一阵与你提的,你考虑的如何?”
明呈面露微笑看向张太守,张太守薄汗微透,压力甚大,对自己憨憨的闺女道:“回去再议。”面上微笑,心里直骂不孝女。
张宁是个一根筋,看母亲又是这个态度,她道:“母亲,我这次从林县购买了一批桑树,又没花您的钱,您怎么就不试试?”
张太守顶着身后女帝的压力,颤颤巍巍解释道:“这是小女,张宁。”
明呈问:“你们在说什么?”
张太守想拦着自家闺女,没想到闺女步子大,没拦住,哀其不幸。
张宁一听别人有兴趣,甚至对方还是个比自家母亲官还要大的存在,她积极道:“姑苏近两年稻米收成不好,一到夏季阴雨连绵,房中多淤积水,甚至被冲塌。所以我和母亲提议,将地势低洼易有洪患之地挖成池塘,从中取出淤泥堆在四周。”
明呈感兴趣道:“然后?”
张宁见这等气势非凡的人听自己讲,更是激动,自家老娘没福气,不知这其中的好,不如先说动这贵人,她挤开贵人身边的母亲,兴致高昂道:“此法若是实施,可一石二鸟。这挖出来的淤泥堆在周围可做基堤,上栽桑树,巩固池塘四周,桑树对土壤适应性强,种了便活,池塘里养鱼养藕都行。”
“一来解决了部分地势低洼易患洪,二来可提高百姓收支,解收成不好之难。”
“倒是好办法,为何单只种桑树?”明呈虚心问道。
张宁神秘一笑,从衣襟里掏出来一张帕子,呈给明呈看。
帕子上的绣纹倒是别致,构思巧妙,色彩清雅,风中摇曳的兰花似做亲昵之态,活灵活现。
“桑叶可供蚕,生产丝绸,供绣娘使用,高价卖给达官贵人,而其桑木坚硬,伐之,可雕刻,用做家具生产,其果实桑葚,可使壮汉充饥。”张宁羞愧一笑,又道:“说来,也不好意思,若是姑苏百姓人人富足,我便不用想着法子了,桑树是比较其他树种,价值最利于民,功省用多。”
明呈闻之,起惜才之意,温声道:“好一个功省用多,呈一份完整的折子上来,若是写得好,重重有赏!”
张宁这才注意到此人身后的排场,雄姿英发的将士做配,就连丫鬟身上的气度都不似常人,又抬头看这人风姿,一个大胆的念头生起。
她连忙跪在地上,道:“不知陛下亲临,草民罪该万死。”张太守替自己闺女捏了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