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公主(58)
她无奈地道:“……好罢,只要殿下说好,那便好。”
既是决定真的要搬了,三人便开始收拾起了行礼。
两日后,云嫤便带着绿芍,与方随一道,搬进了鸣州府衙。
鸣州府的衙署常年未有修缮,后院的小道边,长出了一蓬又一蓬的杂草,屋舍外的粉墙也叫雨水湮得脱落了不少。
叶煦他们到鸣州也没有多久,先前,寒舟忙着安顿,也顾不上这些,如今,倒是可以抽出空来处置了。
于是,方随与绿芍,加上寒舟,连着几日,开始将宅院里里外外都收拾了起来。
云嫤看着,也跃跃欲试,想动手帮忙,被绿芍他们几个忙忙地拦下了,都让她不要添乱。
云嫤气哼哼地跑了。
大家又去寻了泥瓦匠,将屋舍重新修缮了一番。此外,绿芍还辟了一个花圃,往里面载了些花花草草。
云嫤很喜欢这个小花圃,时不时会悄悄地过来,在里面除除草,浇浇水。
绿芍很快便发现了。
不过,见公主是真的喜欢,绿芍这回便没说什么,由得公主去忙乎。
安顿下来后,云嫤便写了家书回京,告诉洛太妃,她已到鸣州,入了鸣州府衙,又说,自己一切都好,叫洛太妃勿要挂念。
接下来,她便正式开始了在鸣州府衙当差的日子。
云嫤自从上任后,每日应卯上值,十分勤勉。
她与方随慢慢熟悉了府衙的事务后,便开始跟着府衙的林捕头,学着断案。
他们每日随着林捕头在街巷里四处巡逻,很快便与当地的百姓混熟了。
在外时,云嫤自然还是用的原来的化名。
街坊们便都管云嫤与方随他们两个叫“洛小哥”、“方小哥”。
鸣州当地,本就民风淳朴,路不拾遗,他们如今所遇上的案子,大多是,谁家的鸡鸭叫人偷了几只,谁家的簪子不知落在了何处,诸如此类。
有一日,云嫤见有位婶子前来报官,要寻回丢失的一副耳珰,颇是疑惑,便问起林捕头,道:“捕头,那位婶子的耳珰又不贵重,丢了也便丢了,再买便是,为何要劳师动众去寻回来?”
林捕头叫她问得很是无语。
他早便怀疑,眼前的这位洛小哥,与那位方小哥一样,必都是金尊玉贵的富家公子,出了家门,如今是到他们这里游历来了。
也不怪她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了。
林捕头便耐心同她解释,道:“这首饰在你眼里,或许不值几个钱,可对报案之人来说,却是要花费她家中数月攒下的银钱才能买得起的。你倒是说说,该不该帮她寻回来?”
云嫤听了,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当即面如火烧,羞惭不已。
此后,每当接到街坊邻居报官,云嫤总是倾力将这些物件寻回,更亲自送回各家。
一时,街坊们提起“洛小哥”,便都对她赞不绝口。在她与方随巡街时,不时便要往他们手里塞些小点,热情地叫他们吃。
云嫤心中又是害羞,又是感动,越加觉得,留在这里是对的了。
****
一日,在堂上议完事,云嫤从廊檐下经过。
走到拐角时,忽听前方,林捕头与府衙刑房的掌案正在低语。
她听到林捕头正在说:“府尊今年才二十罢?这便做了咱们一州的知府,实在是年轻有为……”
刑房的掌案点了点头,感叹道:“谁说不是呢!”
他略一顿,随后,却压低了声音,道:“……不过,听说,府尊这次出京,是受了贬谪的。”
林捕头一听,吃惊不小,道:“大人,属下虽是个粗人,却也知道,咱们府尊是探花郎出身,又深得陛下器重,却怎会遭了贬谪?”
掌案道:“我也是听说的,事情原是这样。当时,陛下赐婚府尊,要将宫里的长公主许配给府尊。这本该是一桩大好事,可谁成想,府尊却抗旨,不愿意娶公主,这才……”
林捕头听罢,唏嘘叹了一声,道:“竟是这样。”
两人又低声议论了几句,便往前行去。
云嫤站在原地,默然不语。
直到方随行了过来,问她怎么了,她才勉强笑了笑,道:“没什么。”
****
叶煦自打来了鸣州,身边的一应用度一向简单,连有一次下河堤查看,袍子的一角被勾破了,也是寒舟亲自上阵缝补的。
唯独在吃食上,终究如老国公先前所料,挑口得很。他果然甚是不惯鸣州当地的饭菜,用得也比平常少了。
寒舟很是为此事着急上火,变着法子去外面买些适口的饭菜回来,却总也不见有什么效。
现在,云嫤他们来了。
寒舟打听到绿芍正擅厨艺,做的一手京中好菜,顿时觉得有了救星,成日里将绿芍“姐姐”、“姐姐”地唤着,跟在她身后打转,眼巴巴地指望着,她能匀一匀饭菜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