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驾到(59)
“苏绣?竹叶花楹丝?”
古娘子摸了摸花样,脱口而出道。
江嬷嬷脸上的肌肉立即松了松,“把你接过来真是接对了!”
古娘子沉吟片刻,再次给出一个小翠听都没听过的名词:“用藕荷色的三经绞罗吧,应该很合适。”
“没想到,你竟然对织布都如此了解。”江嬷嬷赞赏地点点头,赶紧先去回贵人话了。
小翠一脸崇拜地看着古娘子,要是眼睛可以冒星星,估计现在已经掉一地了。
“小翠,染色其实算是布比较低等的工艺,往高级一些走,在织布织纱织罗时,好多精巧的匠人直接可以制成花样,然后再染色,那样浑然天成的美感,令人见之难忘。”
小翠不知道古娘子经历过什么,但她的眼界见识,绝非是以普通乡下妇人该有的。
听到对方如此说,她已然心生向往,恨不得现在见见这种布匹才好。
古娘子却突然感慨了一句:“看来,白氏布庄确实来了贵客。”
能用起这种布料的人,非富即贵。
小翠懵懵懂懂看着对方,突然觉得,自从进了临河府,古娘子变得不像“古娘子”了。
江嬷嬷再次下楼,人明显没有那么紧绷了。
“秀梅,我已经安排最好的织工,待她织完,你和小翠紧着染色,贵人三日后就要这匹布。”
看来是生意做成了。
☆、第 31 章
因着时间非常紧张,三位织工娘子一整天不眠不休才能织完这匹布,留给她们染色的时间不足两日,所以古娘子让小翠上街采买所需原料,早做准备。
江嬷嬷指了布庄一个小娘陪她一起去。
“需要什么尽管和她说,这临河府再没有比她更熟悉的人了。”
这位小娘就是女伙计之一,长得很讨喜,脸圆圆的,眼睛和鼻头都是圆圆的,未见人脸上先有三分笑。
对方被派过来,也没看出任何不高兴,朝着小翠善意地笑了笑,便拉着她的手出门去。
小翠松了口气,对方是个好相处的人便好,她不是很擅长与人交际。
一路上,名叫“秀娘”的女伙计边走边向她介绍临河府,看得出来,确实颇为熟稔。
“小娘真厉害,如此年纪就能跟着师傅出门了。”秀娘这句话说得格外真心且艳羡。
后来小翠才知道,古娘子的夹缬染在白氏布庄出了名,这次对方受邀过来,好多人都想向她请教。
小翠笑了笑没说话,心里记挂着正事,和对方说了几样要用的染料,请对方带自己去铺子购买,言辞客气又疏离。
等将师傅安排的东西买好,小翠才松了口气,最明显的是,她开始好奇打量街边的商铺。
路过一家卖木簪的商铺,小翠想到了什么,不好意思地央求秀娘:“不知姐姐忙不忙?我想挑只木簪...姐姐能陪我去吗?”
秀娘赶忙笑着应好,看了眼那家店,态度颇显殷勤道:“小娘想买木簪?这里的又贵款式又少,我带你去另个地方。”
稍稍犹豫了下,小翠点了点头,应该耽搁不了多少工夫。
秀娘带着她从主街上拐了出去,进了右手边的一条小巷子,大约四五人宽,走了一段后又向左拐去,就这么穿了三条巷子后,到了一条略狭窄的小街上。
这里与之前的情景大不相同起来。
行人明显增多,路边单一个小推车的小铺子也多了不少,明显更有生活气息。
秀娘拉着她叮嘱:“跟紧我,小心走散。”一边向她介绍,“这是永平街,是我们这里最热闹的集市街,百姓们买东西还是来这边更多。”
金平街,是富贵人家常逛的地方。
秀娘将她带到一处小推车前,小翠立刻被上面形态各异的簪子吸引了目光。
“怎么样?式样还喜欢吗?”秀娘带着笑意问她,小翠赶紧点了点头。
摊主看到来客人了,热情地站了起来,“小娘想买个什么样的簪子?有小动物、花花草草、还有吉祥物的,您想送什么人?”
听到对方这么问,小翠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是...是一个小公子,读书人。”
秀娘突然捂着嘴打趣她:“ 没想到妹妹这么小,就有相好啦!”
小翠涨红了一张脸,越发显得粉面含春,讷讷不知该如何反驳。
幸亏摊主解救了她,“读书人的话,还是选个清雅的样式,最好简单大方一点。”
说着,从摊位上捡了几支簪子,摆到了小翠眼前。
小翠顾不得害羞,凝神看过去,忽然被其中一支吸引了目光。
“小娘中意这支?”
摊主非常有眼色,将她直直盯着的那支簪子拿起来递给了她。
“这支簪叫流云,小娘看,镂空的地方是不是很像一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