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之美(244)
“你……要走了么?”
“嗯。”
该问的已经问完了,剩下想说的,也没什么说出来的必要,柳凝披上银狐裘,起身走到门边,推门时一丝凉风钻入,裹挟着几片霜雪,扑面而来。
她站在门边,定了定。
“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以后,我不会再来了。”
“此生不会再见……保重。”
柳凝像是自言自语般说完,便离开了,她没看到林氏是什么样的表情,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回头。
她下不了手杀掉林氏,却也无法面对她。
所以最后来看她一次,将该问的、该说的,一口气全部倒出,从此往后再也没有任何干系——是为“了断”。
霜雪在风中打着旋儿,来得又急又密,柳凝来时没带伞,只好抬起手来,稍稍遮挡些风雪。
不远处的枯枝下站着个撑伞的人,身影颇为熟悉,她眯着眼瞧了一会儿,匆匆走到他面前。
“你怎么来了?”
“担心你。”
“……我能有什么事?”
“这不就没带伞。”景溯微微弯唇,“我若不来,你难道要一个人冒雪回去?”
他将伞面往她那边偏了偏,遮去风雪,一边替她拍了拍落在狐裘上的霜花,唯独只字不提林氏的事。
“走吧,我们回去。”景溯说。
“回哪儿?”
“回家。”
柳凝怔怔地看着他,伞下人面如画,眉目里盈满了温柔缱绻之意。
她微蹙的眉舒开,唇角轻轻弯起一丝弧度:“你说得对,我们回家。”
家这个词对她总是有点陌生,寻寻觅觅得而复失。
然而此时由景溯说出来,却是一丝违和也没有。
有他的地方,当然就是她的家。
他撑着伞,她依偎在他身边,两人披着一黑一白的裘衣,在雪地上留下深深浅浅脚印,相携而去。
这大概是这场大雪里,唯一温暖的东西。
第124章 大结局(上) 她似乎输了
是夜, 隐香寺传来了消息:林氏自尽。
柳凝当时正在写字,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不自觉停住, 笔尖上的墨浅浅淡淡晕染开一片。
整张字都看不了了, 她摇摇头,将写满字迹的纸张对着灯烛燃尽。
毕竟已经下定决心和林氏断绝关系, 所以她看上去很冷静,一举一动无不妥善沉稳, 好似什么事也没有。
然而入眠后, 幼年的那些事还是如走马灯一般晃过, 似真似幻, 她沿着一幕幕走过,夜半醒来时, 泪水已经不知不觉落满双颊。
林氏的死讯,让柳凝消沉了一段时日。
她成日待在烧着银炭的室内,谁也不见, 只是翻着从藏书楼中借出来的书册,日复一日……直到冰雪消融、芳草生芽的初春, 才渐渐从旧事里走了出来。
河堤边的垂柳生了新絮, 飘飘绵绵的, 在微雨里, 仿佛一场晕不开的浅雾。
柳凝撑着伞立在木码头边, 面前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素衣白裙, 鬓边别着一朵白珠花,珠花一半被宽大的竹笠遮去,有细如尘埃的雨丝落于其上。
“你想好了么?”柳凝问。
“想好了, 我已经不想再待在宫城中。”琼玉说,“我早就厌腻了宫里的日子,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求仁得仁。”
前些日子,新帝忽然下旨,将琼玉公主放逐至宫外,离开陈国境内,终身不得返还。朝臣都颇感讶异,不知这位公主如何触怒新帝——然则,这其实是琼玉自己亲自请求来的结果。
乍看匪夷所思,可柳凝却也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做。
河堤边停着的乌篷船里,还坐着一个男人,半张脸皆在大火中烧伤,早已看不出原本那张清隽柔和的面貌。
他靠着船轩边坐着,手里捧着个面人,呆呆愣愣地瞧着,对周遭不理不睬,仿佛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一心专注着手上的玩意儿。
琼玉是为了他。
她想带他离开。
“我到现在依旧不明白,”琼玉顺着柳凝的目光瞥了一眼,幽幽道,“你为什么要救他?你痛恨卫家,他还放火企图烧死你,为什么——”
“因为我腻了。”柳凝轻轻打断了她的话,“很多事情已经没什么所谓……我放下了。”
当时卫临修从火场中被救出,奄奄一息,宫中御医却均对此束手无策。
本该是救不活的人,不过柳凝最终书了一封信寄到春山居,托外祖父寻了位名医入宫,将卫临修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但也仅仅是保住一条命,他身上多处烧伤,面目全非形如鬼魅,脑袋也出了问题,似是将过往一切忘了个一干二净,什么也不记得,谁也不认得,天真干净得好似一张白纸。
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恢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