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回头,陈以南正蹲在铁轨上,表情安详地刷着光脑——上的新闻。
瞧瞧屏幕上眼熟的logo,不是《猎户座日报》又是谁?
贝浩:“→_→”
墨菲:“!”
墨菲当场吓出了鸡叫!
“啊啊啊啊你别看啊陈以南!”
陈以南不明所以,抬起头来,“几个意思?难道你偷偷用我光脑看黄片了?”
墨菲:“……”
贝浩哈哈大笑,墨菲脸都气红了:“放屁!你瞎说什么!”
陈以南失笑,站起身来拍拍墨菲肩膀,说话意有所指:“谢谢你的好意,兄弟。”
“别担心,我说别担心——无论什么,都不要担心。”
“小事一桩,根本不值得在意。”
墨菲一愣,“你是不是看到——”看到那篇报道了?
你不惊讶?
不难过?
一点都不在意,自己本可以在理科神殿获得的荣耀吗?
……
陈以南,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话没出口,陈以南眉头一跳,快速趴下,火车过去后的雪地一片寂静,百里无声,她却严肃地站了起来,“有人过来了。”
她拔出枪来。
墨菲一见她这样,也紧张起来:“不是火车吗?”
“应该是雪橇。”陈以南回答地言简意赅。
大风刮过,卷起地面白雪,聚成大雾,渺渺茫茫一片白色中,两簇影子快速驶来,他们身手矫健,踏着雪板子跟起飞了似的,展现出了高超的滑雪素养。
来人不打招呼,一律按照敌人处理。
陈以南眯眼,放出一枪。
砰一声。
影子躲开了。
陈以南:“……”好家伙,有种。
她开始尝试第二次瞄准。
影子见枪口又端了起来,赶紧挥挥笨重的手臂,放慢速度,一口古怪的俄语隔着暴雪飚出来:“大兄弟!手下留情!”
“俺们是南边的同志!提前和你们政委打过招呼!是来传信儿的!”
陈以南:“……”
她从枪后抬起头,神色微妙。
夭寿了,这抹不掉的口音。
——东北大碴子味。
第171章 天下谁人不通共?【捉虫】
暴雪铺天盖地,飓风席卷满地雪白。
墨菲扶着枪没站稳,差点被风吹了个跟头。
贝浩赶紧扶住他,陈以南余光瞥他俩一眼,站在前面为他们挡住雪潮。
她没带护目镜,寒冷刺激得面目双眼通红一片,只得用围巾暂时遮挡,紧紧盯着雪中人影。
“小心,不要轻视冬天。”
“眼下是1941年,往上数四十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后世都称今年苏维埃的严冬叫——”
两个人影越来越近了,他们身形笨拙,穿的很厚实,眼熟的狗皮帽子隐约显出了轮廓,陈以南盯着,略微走神,嘴里话就停住了。
“叫什么?”贝浩追问。
陈以南:“……”
她回过神来,“叫冬将军。”
“苏联人民的主场抗寒优势因此获得了极大的释放。”
“当然,他们也冻死了许多人,但德军付出的代价更大。”
陈上校表达的很克制。
事实远比她描述的残酷,也更传奇。
要没有这场数十年难遇的严寒,历史上苏联明年的反推战线,能否成功都很难说。
寒冷带来的损耗,不仅仅是冻伤冻死,更麻烦的是机械的损耗。
气温每下降一度,烧热发动坦克的机油便要多燃烧几百升,一个满的油箱能走的路程就变得更短
前锋重甲部队只能走走停停,等着后面追上来的燃料补给队,战线推进速度大幅下降,给苏联留出了喘息的时间。
更别提,还有因为寒冷而暴涨的武装报废率。
大自然在关键时刻给原住民加了重buff,苏联抗住了,并利用它完成了绝地反杀。
两个人影停在了陈以南面前。
她双眼通红地看着,其中高个子这人先摘下了狗皮帽子,掏出一本冒着热气的小本本,冲她敬礼:“华夏共产党哈尔滨站林亮,向您问好。”
陈以南鬼使神差接过本子,翻开一看,是党员证,字迹干净漂亮。
再抬头看林亮,陈以南一阵恍然。
这人面目毫不起眼,笑起来时亲切动人,唯有一双眼睛,开合间偶见精光,十分符合做地下情报工作的外貌需要。
陈以南盯着他,发觉他很像前世认识的一位故人,但长相又不完全一样。
见陈以南不说话,林亮露出个浅笑,顿时,更像了。
个子矮点的也摘下帽子,看脸还是个半大孩子,帽檐上有个枪洞,正是陈以南刚才的杰作,他搓搓红鼻子,眨巴眼睛冲墨菲贝浩说,还是那口碴子味俄语:“同志你好!俺叫陆小茂,叫小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