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太监本想有个贴心人+番外(140)

作者:村口糖葫芦 阅读记录

殿内,皇帝吩咐了句:“王可成,给朕泡茶,朕就这么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这些叛军死在朕的脚下”。

于是殿内香炉重燃,王可成到一边去找来了茶叶。王可成从惊吓中走出来后有些心里不是滋味,这皇帝原先何等骁勇,那可是能披挂上阵应战突厥的人,是多少京城少年心中的英雄,如今怎么变得如此贪生怕死了呢。这皇帝的形象如今在王可成心里可算得上是急流勇退。

尤其是方才皇帝下意识将王可成拉过来挡刀,虽然保护皇帝是应该的,但王可成总觉得自己主动站出来是一回事,被拉出来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热水倒进了茶壶,王可成将壶盖一扣,发出一声悦耳的瓷声。王可成定了定心,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愈发怕死了。

公主带的兵马越发占了上风,但好景不长,平卢节度的兵马从京郊陆陆续续赶来支援。平成不得已也退入紫宸殿中,以守待攻。

“哎呀,我这哥哥怎么还不来”,杨世怡急得双手一拍,在殿内众人面前来来回回走着。

只听干咳一声,杨辅林似是不满道:“混小子,真是个靠不住的货”。

天越来越暗,近处朦胧树色,远处点点火光。

在清少的建议下内侍省大门紧闭,灯火全熄。大家都挤在一个院子里,一是壮胆,二是好集中了内侍省里的神策军。

或许是内侍省位置确实特殊,又或许是叛军只想拿下三大殿,内侍省中并无异常。虽说是众人挤在一个院里,连王可成屋里地上榻上都是屏着呼吸的小宦官,门口是随时准备拔刀的守卫。而清少却被请到了里屋,王可成的卧室中,除了二宝陪着,其余人说什么都是不会进来的。

清少在王可成的床上坐累了,于是往后一仰,躺在软乎乎的被子上,睡上半炷香的时间就会突然惊醒,然后又觉得实在是困,眼睛不自觉的再闭上一会儿。但只要眼睛一闭,不一会又会闪出道光火影让清少吓出一身冷汗,几个来回之后,清少有些吃不消了,外面什么动静,情况怎么样了,内侍省的人一无所知。

从深夜又到隐隐见亮,杨献在郡王府担心着平成一众的安危,在书房里一直是坐立不安。快到卯时的时候,杨献终是按捺不住,于是不顾平成的嘱咐,集结了府兵三千人,也杀入了宫内。

杨献带兵进宫虽然牵制住叛军杀不到紫宸殿,可一个不注意,杨献突然身中一箭摔下马,但为了稳住军心,杨献将箭矢剪断,继续跨上马奋战。

清少在内侍省中也听得到远处厮杀声,看得见带着火的羽箭划过天空。清少感到等待未知的恐惧已经大过去面对死亡了,于是征求了二宝的意见,二宝自然也是担心前面出事,于是号召内侍省众人各执棍棒,与神策军一同到紫宸殿去,众宦官从叛军稀少的偏门入殿,百名神策军则冲去南面掩护着杨献进入紫宸殿。

杨献身上都是血,差点没把平成吓晕过去,可旁边也没个太医,杨辅林倒是凭着常年征战自疗伤的经验给杨献包扎了一下。

“清少?”王可成见清少过来,放下些心却又后怕,小声对着清少说:“你怎么不好好待着?你知道这儿多危险嘛?你吓死我算了”。

还不等清少回答王可成的话,杨世怡就从杨献身边过来,插在王可成与清少中间,扶着清少肩膀上下看看。“清少!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三声火炮声响,杨世俭带的兵马以冲到了皇城边上。

“王可成”,被忽视了许久的皇帝开口了,“你带人,去明政殿把朕的玉玺拿来”。

王可成迟疑了一下,众人也迟疑了一下。皇帝接着道:“叛乱之际,传国玉玺不可落入贼人之手”,说完皇帝又看向了王可成。

王可成看着皇帝,脚下似动非动。好在在场的人都知道王可成也是镇压过林邑,在突厥以身为诱饵的,只当他是在怀疑皇命。

“各位”,杨献声音有些虚弱,但足以让众人注意过来。“我怕叛军增援,入皇城的时候我将护城河的桥板收了起来,但世俭的兵马快到了,外面的人怕是一时脱不开身,得有人带些兵马去把桥放下来”。

这话一听,王可成觉得自己不出去怕是不行了,只不过自己暖乎乎的手突然被清少握住。清少给了一个很有信心的眼神,甚至还低声说了句:“我陪你一起去”。

王可成有些紧张,手上使劲捏了捏清少才冷静下来。也是,要是援军不来,呆在这儿也是等死。自己好歹扫过宫中各处,自己带人沿着三殿两侧的高台的长廊甬道到城门,总比哪个大人带人正面杀出去好。这样所过之地地势高不易被发现,又有角楼与栖凤阁的弓箭手打掩护,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上一篇:彼岸花开 下一篇:婚姻疗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