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本想有个贴心人+番外(114)
饭后二人乘车回宫时,清少忍不住又低声问到:“王可成,你说这宫里怎么别人就怀不上个孩子,偏就冯小绵能躲得过,平安诞下了皇子呢?”
皇帝为了多留一个皇子,先是暗中放了些要立淑妃为皇后的谣言。而后承诺了惠妃,说这孩子是要给她的,惠妃自然得用些心思将冯小绵母子保住。但这都是帝王心思,里面掺杂了多少盘算,清少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王可成想了想,回答到:“或许是上天庇佑吧”。
清少自知不可信,“嘁”了一声,但知道王可成自有难言之处所以也不为难他。
太阳越过窗户,照在紫宸殿御案上的丝纶,龙纹暗花在日光下清晰可见。
今日早朝时,平成有意透露了想封杨献为郡王,散朝之后又去与皇兄商量,但皇帝只说再考虑一二便将平成打发走了。待平成一走后,皇帝打碎了果盘,总觉得是平成在为自己收买人心。
如今皇帝感觉自己身体恢复不少,但却猜忌更甚。平成难不成想当这大虞的女皇?
于是皇帝乘着辇回到了内朝殿堂——紫宸殿中,先是将平成身旁的一众女官抽调到自己身边,做一些端茶倒水的事。而后亲拟了旨意,让王可成去房陵州查探,是否有谪官结党营私者。
王可成领了皇帝的旨意,便准备出发。
这一去虽不一定查得出什么,但却是皇帝的态度。房陵州穷僻,乃是大虞历来贬谪之地,城门的巨石上都刻了诸多贬谪官员的诗句。杨献回京前在那待了不少日子,如此查探,不就是皇帝想将自己对杨献的疑心公之于众。
除此之外,皇帝还命王可成为神策军护军中尉,意图慢慢让王可成取代高存绪来掌典神策军。而神策军有一部分驻扎在京城郊外,王可成还得先干着去点兵。
清少与杨世怡是平成所倚重的女官,自然是被抽调到了皇帝身边。清少眼睁睁的瞧着王可成就这样被皇帝大手一挥派走了,二人连个私下道别的时间都没有。
趁着皇帝小憩时,清少默默叹了口气。
侍奉皇帝不如侍奉公主来的轻松,而且如今皇帝与平成之间有了嫌隙,自己和王可成还真是不容易。
黄昏最后一缕阳光洒在屋檐下,守在门口的老内官终于等到了贵客,淑妃在自己的宫里设了宴席,召见了杨献与他的妻儿,杨献的妻子也算得上淑妃的侄女,淑妃反正也从来不期待皇帝的宠爱,顶着皇帝的不乐意拉拢杨献也不足为奇。
杨献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与妻子齐声道:“见过淑妃娘娘”。
淑妃跪坐正中,一袭紫色丝绸外衫与红色的对襟领将人衬的年轻又美艳,而淑妃举止却是端庄的,只见她手眼微微示意了一下,微笑着道:“都是自家人,快,入座吧”。
待坐定后,杨献看了看身边有些孱弱的妻子,又起身向淑妃拱手行礼道:“恬儿体弱,行动的也慢了些,故而来得迟,还请淑妃娘娘恕罪”。
淑妃衣袖掩面轻笑一下,“按家中辈分,恬儿该唤我一声姑母,哪有自家长辈与自家孩儿计较的呢?”
杨献坐下后连连称是。
虽然人少,但看得出淑妃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不仅饭菜都是以滋补为主,最适合恬儿滋补。到宴后拜别时,淑妃听说杨献要另选府邸,还赠了金银珠宝无数,又许以身边的内官到时可帮着张罗。杨献对此也深受感动。
到了夜里,惠妃听闻了淑妃宴请了杨献,一时间思绪乱涌,将手上的帕子揉得没了模样。惠妃瞟了瞟小木床里的孩子,总觉得这个小玩意儿似乎还是不成气候了些。
从早朝平成有意立杨献为郡王,再到淑妃的拉拢,惠妃暗道不好。
心烦意乱的睡了一夜后,惠妃暗中派人去王蔼府上送信,想将他请入宫中一叙。
作者有话要说:想给各章节起个牛逼哄哄的名字,但却起不出来。
第45章 更多的麻烦
听说早朝时王蔼没有来,也没有告假,惠妃心里发慌,就派自己的贴身宫女采香,打着买新奇玩意儿的名头出了宫。采香出宫办差也不是头一回了,让宫里的马车停在一坊外,自己七拐八绕的很快就找到了王蔼的府邸。
但这府邸被官兵团团围住,门口的老管家像是哭丧一样抱着领头兵的大腿,嗷嗷哭诉着:“官爷啊!您一定要快点请些办案的大人来将凶手都抓起来呀!”
老管家哭得太过伤心,涕泪纵横,竟昏了头一般的用兵爷的衣服擦了一把脸。正此时,府里一小厮慌慌张张的跑出来大喊一声:“吴管家,吴管家不好了!夫人她又晕过去了!”
“什么?”吴管家止住了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