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见我应如是(13)
这一看,被沈如是抓到看了回来。
那红唇微勾,茶已送到了章纪堂手边,清亮的眼眸里映着他。
“夫君请用茶。”
章纪堂清咳一声,端茶喝了一口,恢复了平日模样。
他道:“今日你瞧见了吧。这府里全没章法,我于内宅上无甚精力,便由你来吧。有什么问题,问葛诚、周嬷嬷他们便是。”
看来这是沈如是第一桩差事了。
她领了命。“您放心。”
她态度认真,精神满满,想到她戏演的十足,章纪堂暗暗点头。
又喝了两口茶,出了门去。
*
前脚章纪堂出门,后脚便有人也借着各样的由头离了去。
其中一人是个胖妇人,身材虽笨,脚下却灵,出了章府三转两转,从一个辉煌气派的宅院后门进了去。
她一进去,就被领到了正院。
等有半刻钟的工夫,就见到了人。
来人四十五六,身着金线绣牡丹花的绯红褙子,头簪金花簪三四根,打扮极尽富贵。
她未落座,便问胖妇人。
“柳三家的,那□□是何做派?”
柳三家的今早可是特特派了自己小女儿去前院打探的。
她道,“夫人且不知道呢,那位,满身都是媚态,可把首辅哄得团团转,那首辅今早还让她、让她... ...”
“让她怎么?”夫人身子前倾。
柳三家的压了声,“让她睡回笼觉!昨夜,还不知道折腾如何呢?”
那夫人目露嫌弃,呸了一声,却忍不住问了一句,“那沈如是,果真这么好看?”
柳三家的说是,“奴婢那丫头都看直了眼了。”
那夫人啧啧,“看来真把章纪堂哄住了。”
她说完这话,打发走了柳三家的,自己换了一身更显华贵的衣裳,进了宫去。
许是换衣裳耽误了些时候,她到宫门口的时候,见着前面有辆马车,被引着进了宫。
她皱眉,递了牌子。
不久,有太监前来引导。
“忠兴侯夫人,娘娘有请。”
这位忠兴侯夫人王氏,进了宫一路向西而行,到了永安宫。
这是圣母皇太后秦氏的宫殿。
秦氏原是先帝淑妃,小皇帝三岁上下就记到了她名下,待到皇帝七岁登基,她竟以无子之身,成了皇太后。
而今宣熙十年,西太后秦氏才刚刚二十九岁。
她娘家因她水涨船高,从寻常人家直封忠兴侯。
说起来,秦家原来是给宫里进贡芋头的皇商,先皇南巡的时候一眼瞧中了秦氏,这才带回了宫里。
忠兴侯夫人王氏,正是秦氏母亲。
王氏进了宫,便把听来的章府的事告诉了秦太后。
“... ...说是宠得不得了,我本还想那到底是个妓,怎么也不能真的入了章纪堂的眼,还让你两个堂妹等着,不是没机会的。眼下看来,那沈如是哄男人手段厉害,你两个堂妹什么时候能等到?黄花菜都要凉了!”
秦太后怔了一下,神思一晃。
王氏还在嘀咕,“... ...你弟弟你也不是不知道,痴恋她几年了?哪年不去看她登台唱戏。今年若不是你爹让他回福建老家祭祖,沈如是嫁人,他还不得搅翻了天... ...幸而他不在,最好一时半会别回京了... ...”
王氏嘀咕了一阵,见秦太后不知想什么,拍她的手。
“娘娘?娘娘?想什么呢?那章纪堂的事,可怎么办?他那首辅新政要加税,咱们家的生意可就惨了。这眼看着就要同咱们对着来了,娘娘还得拉拢了他才好!”
秦太后怎么不知道,所以他爹娘想把两个堂妹择其一嫁给章纪堂的时候,她没阻拦。
秦太后回了神,说不出是焦虑还是轻松。
“事已至此,也不是咱们说得算的了。首辅娶了沈如是,东边不是也没捞着吗?定国公不怕补税,却怕章首辅将他们这些贵勋打散了给皇上亲政让路,那定国公夫人一早就递牌子进宫了。”
定国公夫人徐氏,正是母后皇太后,即先帝皇后、东太后的娘家母亲。
皇上钦点章纪堂做首辅之后,赐如今章府的院子,又让宗人府送了十二个人去。
定国公夫人徐氏眼睛尖心思活,立刻也让女儿窦太后送了八个人。
秦太后娘家没这个眼力见,却知道紧紧跟上,也送了八个。
所以,王氏这边得了消息,定国公夫人处定然也得了,且人家比她先行一步进了宫。
秦太后目光向东面看去。
“他们也一样,没能在婚事上得逞,且看那位徐氏夫人如何吧,她那手段可多着呢。”
*
东边,永安宫。
窦氏本只是继后,她的嫡子三皇子早夭,后来又被淑妃秦氏平白无辜占了半边天,要不是娘家得力,该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