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河西去+番外(106)

作者:月七归 阅读记录

哪个村一样,屋角树下乘凉的老头多的是,见一个仔细瞧瞧,不是再接着找,他们说,这两天没少有人问,都在找一个老头,长琴心里有数,是叔他们。

在一条胡同口,放有一辆拖拉机,车上有几个人正往上抬一口棺材。

长琴瞄了一眼,骑车靠近,到了跟前后,下车问:“我打听一下,你们有没有见过一个穿着灰色凉衫黑裤子的老头?大概七十出头那样。”

其中一个抬棺的回道:“不是俺们村吧?”

长琴摇头:“不是。”

那人道:“那没见过,你要说灰凉衫黑裤子,那村里多的是这样老头,但都认识,是俺们村的,别的村没见过。”

“哦,谢谢了。”

晌午饭没吃,找到现在,饿的前胸贴后背,长琴骑上洋车,顺着村子大路回北庄。

这条路比坡路好走,途径“三瞪眼”,算是最陡的坡,不过,是下坡,走起来也容易。

那辆拖拉机一直在后头跟着,长琴骑累了,就停下来休息,眼看着拖拉机慢慢靠近,从眼前驶过。

咦?

哪个村有白事?

再往前走,下了“三瞪眼”就是北庄,今年到现在,村里也没白事,难道是北庄往西的村子?

她休息了会,觉得好些,便跟在拖拉机后头往前骑,下“三瞪眼”时借着下坡超过了拖拉机,直接到家门口的胡同。

胡同里的土路不好骑,除了石头便是坑坑洼洼,不下雨还好,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沾一鞋底的泥,若踩上水坑,那裤腿也是泥巴水。

洋车推着往里走,算轻松的,她边走边听着那辆拖拉机再次渐渐靠近,好像,也进了胡同。

长琴没再停留,因为,已看见家门。

这边有个石碾,虎子娘正在上头压果子,抱着碾上那根木头转了一圈又一圈,长琴和她说了句话,推着洋车就要进家门了。

彼时,拖拉机也靠近石碾。

等长琴把洋车推进大门,拖拉机也停在大门口!

放好车,她怔怔望着车上下来的人,想说:“好巧。”可再看车上红艳艳的棺材,她结结巴巴的道:“你们……这是……”

开车的人:“你们家订的是不是?碾后面,就是你们家。”

门口有车声,屋里出来了沈丽和刘秀梅,问:“什么事啊?”

长琴回头,怯怯道:“他们拉来了……说是我们家的?”

老规矩,红白喜事最招人,谁家送来口棺材,看见的立马把这事儿传开了,离长琴家近的远的,但凡闲着的都议论纷纷朝这走。

“沈现平找着了?”

“送棺来,怕是人肯定没了,快去看看。”

村里人就是这般笃定。

刘秀梅看了眼沈丽:“我们只买了布,还是娘自个儿要准备的,可没订棺啊!”

沈丽一听,对门口送棺的人道:“你们是不是送错了?我们家没有白事,没订棺。”

那人皱起眉,点燃根烟:“不能啊,不就是碾后面,沈现平家,对不?”

沈丽、刘秀梅就连长琴都点点头。

那人接着道:“那就对了,就是你家的。”

沈丽和刘秀梅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道:“谁订的?”

“我订的!”

冷不丁,长琴吓了一跳,往门口一看,刘英已进了门。

沈丽不敢置信地往前走了两步,温言问:“三嫂,你这是什么意思?”

刘英:“没什么意思,娘不是准备寿衣了吗?我占了宅子在他们眼里就是占了大便宜,既然这样,那你们花钱买寿衣,我就准备棺材好了,省的你三哥埋怨我不孝顺。”

“这………”她说的头头是道让人挑不出理,沈丽无话可说。

其实,这并不算稀奇事儿。

村里但凡上去八十多岁的老人,基本家家都已备好寿衣,这种事,都是老人主动准备,儿女再去张罗。

如果有两位老人在世的,只准备寿衣。

有一位去世,仅有一位在世的户家,有的,则会把棺材也准备好放在堂屋里。

只是有的,当然有例外,有的户家嫌弃晦气,只要没有过世,只准备寿衣存放在那,绝不会准备棺材!

因为,棺材当天就可以拉到,而寿衣的订做需要好多天,如果人死后再准备寿衣,必然来不及。

这种情况下,但凡是个人也能看明白,三儿媳用意何在。

卸下棺材抬进院里,刘秀梅便打发送棺的人走了,按他们送棺的规矩,是要抬进屋里的,并且,会帮忙找位置放好。

可屋里头东西各两张床,根本没有地方放棺。

棺材一入院,屋里的妯娌看见全出来了,只有躺在炕上的长琴奶奶尚不知情。

田秀娥惊声道:“谁订的?”但她压低了声音,屋里的老人绝对听不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