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宫名(84)
可怜宁王年轻,兵乱不察,却死于一北契天禄将军手下一卒完颜氏手中飞盾。
这场恶战持续到秋末,以入侵者的失败告终。
宸太妃更是痛苦无比,日夜趴在宁王的棺椁上哀恸,宁王妃更是不停劝慰,好在王妃有孕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宸太妃直呼报应,仰天怒道:“我乃北契太后亲侄女,从前也是为了母国远赴中原和亲。完颜氏,狼子野心,竟这般结果了我的茂儿。从今往后我与北契王室再无瓜葛!”
狠狠的将所有北契带来的物件器皿统统砸扔了出去,无人敢劝。
刘英得知宁王就义后,便有心将宸太妃孤儿寡母的接回京城,便去紫宸殿想同皇帝商议。
可谁知还没进门槛,就听到彭仁又在使坏,说宁王死在娘舅家手里反而少了掣肘,至于宸太妃和宁王妃由着他们自身自灭罢。
刘英原先是看他收敛不少不愿再和皇帝平起干戈,如今听此,只觉得不少祸事都是这个太监推波助澜。又觉实在古怪,便嘱咐了安欢届时好好审问这个歹奴。
便夺门而入,皇帝主仆都是一激灵。刘英怒火冲冲,道:“好个刁奴,原来还再使坏。”
彭仁吓得跪着四肢发抖,望着皇帝祈求救命,皇帝刚欲开口,刘英便发难道:“来人,将这彭仁拉下去剁了喂狗!”
彭仁早吓得瘫软口吐白沫的被拖了出去,皇帝还有些生气觉得刘英太过武断。刘英更不瞧他,继续说道:“与这狗奴才亲近者也都不可姑息!”
这下前前后后内府有二十太监被打死,近百名被撤换。宫廷毒瘤也算是割了大半,彭仁阉党也算连根拔起。
可在安欢查之前那彭仁就已经死了,余下散众都也盘问不出什么来。
这晚宁王妃来给宸太妃请安,殿中灯火昏暗。宸太妃垂头不语,面容憔悴。
“母后真的要回皇宫吗?”宁王妃被扶着坐在一边,述律氏许久才开口道:“回吧,京城里的太医医术高明是这里比不上的,对你和胎儿都有好处。”
说罢望着宁王妃的肚子眼中又溢出泪来,补充说道:“进了京城我就不是王太后了,你也不必再唤我母后了。”
次日,二人浩浩荡荡赴京,周转了十多天才至。
可宫里却突然传出刘英昔日杀害皇帝生母李怡儿的流言,一时传得像模像样。皇帝心中很是芥蒂,对刘英也更为猜忌。
此事犹如瘟疫,猝不及防的蔓延开来。
刘英用罢晩膳,在庭院里闲庭信步,忽想起来问道:“宸太妃?”
觅荷凑上来答道:“由于京城王府破败了,修整不及,宸太妃和宁王妃已经住进丽正殿了。想来不久便会来拜见。”
刘英微微颔首,安欢又生了疑,想到便说:“从宸太妃回来,这宫中便有了流言,么不是?”
刘英突然有些惊寒,慢慢退回殿中,而后又道:“不会,她是有异心,可如今宁王促逝,北契兵败。她更在乎的是她的孙子。”
安欢便问:“难不成还是杨太妃?”
刘英不答,接着便要坐下,可那把凤座上仿佛生了刺,让她未坐即起。
又殿中踱步,道:“我有一种预感,这次散布流言的人才是诸次一类事件的始作俑者。我,杨还芷,甚至这宫里的许多人,都在她的圈套之中。”
听此人皆倒吸了一口凉气,一想到这几十年步步为营却仍在他人的掌握之中,就不免有些惊惧。
从高台上望去,太阳正缓缓下沉,秋风夹杂着寒气扑面而来,带来些许日薄西山,垂垂暮年的气氛。
☆、归白
宸太妃回宫后原以为刘英不会放过自己可后来才得知,昔日是杨还芷挑拨,又心中因为动了拥戴自己孩子为帝的心思反而觉得对不起刘英。
二人便摒弃前嫌。
这日在升平楼摆宴给宸太妃接风洗尘,瑜迟,嘉允两位公主也都入宫陪宴。
远观升平楼如同白昼,歌声不绝,舞袖怡人。众人随着皇帝一同举起酒杯,掩嘴饮尽,复摆袖端居,笑容自持。
宸太妃面容憔悴,略有哀思。
刘英望着她,想到昔日述律倪倚刚入宫时那般意气风发,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如今却也成了这副模样。由彼及己,心思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了。一时更想起来杨还芷,徐柔葭这些故人,心中不免有些悲戚。
刘英纵使内心柔情,但也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如今已是太后,不可再有心慈之忖。仿佛歌舞都不能活跃着时光沉淀的气氛,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
张昭仪察觉太后有些不悦,便开口道:“太后娘娘是否不适?”
一下子众人的神色都抛过来,嘉允公主也问道:“母后身子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