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米酒馆大堂都挤爆了,每个人排队拿票再到窗口去端,二楼也坐得满满的,难怪从天桥上就看得到队伍。
杨毅不无得意,“全孝感人都在这吃。”
队伍渐渐排到庄淑芬这,跟厂食堂有的一比,柜台后面一个大大的点单板,上面小字一行行写着粉面包子饺子。
柜台后的大店员问。
“点什么?”
庄淑芬连忙仰起脖子往上面看。
她第一次来,眼花缭乱,不知道点什么好。
这里生意太好了,店员们忙个不停,等着点单的人很多,庄淑芬很怕自己点慢了。
杨毅先替她开口。
“两碗糊汤米酒。”
“一屉蟹黄汤包。”
庄淑芬发现杨毅挨了挨自己,靠近自己耳边说,“慢慢点,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急。”
庄淑芬心缓了一下。
杨毅一边给她介绍,“这家粉很细,很好吃。”“三鲜面也很不错,直接用滚水烫的。”“三鲜豆皮要不要试试?”,一边跟柜台的大店员搭话。
杨毅冲着柜台后面的大婶道。
“人家第一次来我们孝感呢。”
“照顾照顾下她。”
外地人来孝感,本地人都是很欢迎的。
大婶立刻热情道,“慢慢点,不怕!”
她瞅了瞅这姑娘家,是不像本地人。
柜台的大店员一发话,后面排队的自然也没意见了。
杨毅扫了眼米酒馆。
米酒馆很大,店内坐满了人,窗口后面蒸汽袅袅,滚水的大锅沸腾不已,都是刚出炉刚出锅的早点。
杨毅又跟大婶聊起来。
“米酒馆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我在你们家从小吃到大,这味道啊,去了别的地方老想着呢。”
大婶笑得合不拢嘴。
谁不喜欢自己的店被夸又好吃又火红,还是从这么一个相貌堂堂的俊小伙嘴里说出来的。
“是不是最火红不好说,不过我们这生意,来晚了想吃都吃不到!”
神情却自豪起来。
其他老顾客跟着杨毅道。
“哪家比得上米酒馆?”
“就是就是,每天过早就在你们家了。”
左右两排的人都插得上话了。
庄淑芬拉了拉杨毅袖子,对着柜台道,“点好了,一份三鲜豆皮,谢谢。”
大婶声音一扬:“好勒!”
她将票一撕,递给庄淑芬。
“让他帮你去窗口拿。”
杨毅交了钱,拿着大婶给他们的那些票,不同的票去不同窗口领, “走咯!到我们孝感,当然要喝孝感米酒。”
后面排队的人早就竖起耳朵,明明跟杨毅素不相识,也纷纷自豪地附和起来,杨毅好像天生就是有这本事。
“说的没错。”
“孝感米酒,天下一绝!”
“米酒馆喝米酒,最正宗不过。”
庄淑芬没想到自己进个米酒馆就搞出这么大动静,她细细听着大伙对米酒的评价,每个人声音怀着无比的骄傲,庄淑芬心想这到底是什么神仙米酒,她待会一定要好好尝一尝。
米酒馆桌子非常抢手。
大伙都端着托盘,瞅到位置就赶紧坐。
两人等了好一会,才占到半张空桌子。
杨毅把东西一放。
“你坐着,我去端。”
让庄淑芬把票给他。
杨毅在窗口那排队,庄淑芬坐在位子上等他。等得有点无聊,就去瞟杨毅在哪。只见杨毅先去了一个窗口,那个窗口前有五六个人,窗口后面刚刚出锅一大锅三鲜豆皮,大厨拿着碟子当标尺另一只手用锅铲切成一块块,刚出炉的三鲜豆皮,热腾腾的,撒着葱花榨菜瘦肉丁,杨毅将她要的三鲜豆皮先给端过来了。
接着又去另一个窗口排队,那个窗口还没好,竹编蒸笼一摞摞叠着放在大锅上面蒸,等了七八分钟,杨毅才取到,杨毅将一屉冒着腾腾热气的汤包往她面前一送。
“快吃快吃,蟹黄的,趁热吃。”
这可是蟹黄汤包。
点单的时候庄淑芬看过木牌上的价位,是米酒馆里面最贵的一项。
她毫不怀疑是杨毅特地给她点的。
竹编的蒸笼里,下面竹篾还是干净的,躺着一个个透明白、柔薄又嘟鼓鼓的小汤包,蟹黄汤包的蒸汽不断往庄淑芬脸上飘。
光着闻着味,馋虫都快出来了。
“要不要味碟?”
杨毅又给她搞来酱油、醋、辣椒。
庄淑芬连忙:“够了够了。”
杨毅话不多:“行,你先吃,我去拿糊汤米酒。”
她们是跟人拼的桌子,旁边坐着一个带小孩过来的妇女,趁杨毅转身去端米酒,那带娃妇女一边哄着孩子喂他吃饺子,一边对庄淑芬说,“你男人人真不错。”她自己带娃,什么都是她自己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