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上的小青梅(23)
顾寒镜说:“殊途同归罢了,这脑袋也终于不长草了。”
姜皎皎本想习惯性地回怼“你”,然而她又顿了顿,说“看在你这些天热心地帮我补习功课的份上,我姑且让你得瑟那么一回”。
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美好充实的高一生活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转眼来到了寒冬腊月,此时顾寒镜和姜皎皎正在上高二。
今天本是寻常的一天,可是在饭桌上,姜皎皎的妈妈突然提起:“皎皎啊,你的那位小顾同学的生日是不是快到了呀?”
姜皎皎嚼着咽了一半的白米饭,有点惊讶的说:“妈,你是怎么知道的?”
姜皎皎的妈妈笑嘻嘻地说:“你房间里的小日历用红笔圈着呀:顾生日。这个顾指的不就是住咱们楼上的小顾吗?”
姜皎皎说:“妈,你又偷看我的东西。”
姜皎皎妈妈可不依:“这孩子说的什么话,我哪里是故意偷看你的?不过是打扫房间的时候,不经意的往桌上这么一瞥,就瞧见了。”姜妈妈做出“不经意一瞥”的模样,甚是滑稽。
姜皎皎妈妈说:“人家小顾上回不辞劳苦地给你补习功课,这回他生日,不送点什么礼物吗?”
姜皎皎扣起了手指头,说:“妈,你怎么比我还上心?礼物好还没想好呢,快到了再算吧。”
第 18 章
第二天,姜皎皎起了个大早,留了个信息,大意是“不用等我上学了”。然后她独自一人,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和余棠商量起了她的大计划。
姜皎皎说:“余棠,听说你织围巾织的不错,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也想学,能教教我吗?”
余棠表示惊讶,她说:“姜皎皎你不是一直不大喜欢这样细腻的女生活儿吗?”
姜皎皎说:“终究是向技能,学学也无妨。你就教教我嘛!”
余棠神秘地追问道:“织了围巾要送给谁呀?”
姜皎皎不愿意暴露心思:“我就不能织给自己戴吗?”
余棠妥协地说:“行行行,不过织围巾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再说了,还得备一大堆材料呢,前前后后……估计得大半个月。”
姜皎皎有点发愁:“得这么久啊,可真够匆忙的。”
姜皎皎按照余棠的指引,来到了学校附近那家卖毛线的商店。
不过买毛线倒不是最麻烦的事。最让她麻烦的是如何躲着顾寒镜,这可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活。
借口总是人编出来的。
姜皎皎说:“顾寒镜,放学后,你先回去吧,天气这么冷,我怕我们家小可爱饿坏了。”
顾寒镜疑惑:“喂猫,你和我一道回家,这两者有什么冲突吗?”
姜皎皎只好继续编谎话:“我想在教室里自习一会儿再回去,回到家就顾着玩,不够专心啦!”
顾寒镜还想再说什么,竟被姜皎皎打断:“哎哟,你怎么像个娘们一样啰嗦,连我要努力学习都问东问西。”
于是拿到用来织围巾的毛线和长针的姜皎皎像做贼一样,把材料塞进包包里,才一路小跑着回家。
足足有小半个月的时间,姜皎皎的房门都是紧闭着,她写完作业就在里面织围巾,这项活动进行得竟然比吃饭还要规律。
在顾寒镜生日的那天,家里请来了余棠,陆晏还有一些平时接触较多的同学。
当姜皎皎从书包里把折叠得方方正正的围巾拿出来时,余棠不禁笑出了声音:“噗嗤,我就说姜皎皎织围巾,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织的。不过话说回来,姜皎皎你这织围巾的手法也确实嫩了点。”
姜皎皎紧张地用手指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说“我……我是第一次织围巾,织的比较难看,如果你嫌弃的话,我就……”
姜皎皎伸出手,预备着从顾寒镜手中接回围巾。
没想到顾寒镜仔细地端详着围巾,他夸赞道:“这围巾的针脚这么细腻,一定很保暖吧”,说着,他把围巾稍一折叠就往脖子上戴,露出惬意的神情。
在北风呼啸的这一段日子里,同学们只要留意些,总能看到顾寒镜带着那条不怎么好看的围巾来上学,上课,去饭堂吃饭。
姜皎皎不止一次旁敲侧击地问顾寒镜:“围巾不丑吗?”
顾寒镜的回答始终是那两个字:“暖和。”
一次回家的路上,顾寒镜跟姜皎皎说:“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去去就回。”
姜皎皎疑惑地问:“你去哪?”
顾寒镜没有回答,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顾寒镜在一个冒着香喷喷热气的糖炒栗子的摊位前转了一会儿,就拎了一袋满满的糖炒栗子回来,另一只手还有一个袋子,里面是同样热气腾腾的烤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