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芦笙舞的传承(87)

作者:高原风轻 阅读记录

“哎呀,大妹子,我倒是想呀,可是还有好多的工作呀!”

这时,小河岸上的人们都跟了过来,什么腰鼓、芦笙、歌曲都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领导在跟老百姓亲切交谈。

领导爬到了路边,对县革委的王书记说:

“这距离你们县城还有多远?”

“啊,领导,不远,也就二十几公里吧。”

“啊,那好,也不急,我们再在周围转转。”

领导说是要转转,其他也只得再转转。

“其他的人也不用老跟着了,没事的人就先回去吧。”领导向大家挥手,示意大家不用跟着他。

这倒是给了仰亚他们一个方便。

确实,走在田垦上,还用得着这些表演迎宾队吗?

这样,王书记安排所有的表演队提前回了县里。当然,也顺便嘱咐他们做好下一站的准备。

领导倒背着双手,在王书记等人的陪同下,就沿着小河,慢慢地在田间走着。

时儿弯下腰,理理开始弯腰的谷穗,时儿伸伸手,摸摸玉米头上红红的胡须。

“嗯!稻子开始弯腰了,田里的水应该放走了,要不就赶不上种植冬小麦了。嗳,你们这,冬天应该是可以种植一季小麦的哈?”

“是的,领导,我们这春天种植一季水稻,叫大季,冬天可以再种植一季小麦、油菜,叫小季,不过,他们这些田,是不用来种植小麦、油菜的。”

“不种小麦、油菜,那种什么?”

“他们这叫做过冬田,田里的水是不用放干的,他这稻田里面还放有鱼,水稻收割后,每个大队或者小队,都会留下一小部分水田来,把其他地方养的鱼放回到这里来,有些留着,特别是春节,队上就会抓些鱼来,分给大家过年吃,一部分也可以卖出去。收入也不比种植冬小麦、油菜差。其他的稻田是要放干水种植小季的。”

“嗯!那这种做法也不错哈,不但保证了收入,还能保证有鱼吃,嗯嗯嗯,不论怎么经营,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暧就行。现在都社会主义了,老百姓还吃不饱穿不暧,那就是我们这些领导的责任了。”

领导又沿着田间地头转了一圈,碰到在地里干活的老百姓,又蹲下来,跟他们聊上几句,或者是陪着他们来一袋烟锅,了解下目前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样,足足转了有一个多小时,才又回到刚才的河边。

上了车,徐徐朝着县城开去——

第47章 接待(团圆舞)

仰亚等演出及迎宾人员,得益于领导要在田间地头视察,他们能提前回来,对于第二个接待点表演人员的补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县城人民广场,其实就是靠近通往县外的那条公路,也就是说,今天接待的领导,是要先经过人民广场才进入县城的。

县人民广场,除了塑有伟人的巨大雕像外,其实这里,也是本县一个公园,也是早期的烈士陵园。最早应该是本县的烈士陵园。后面才改造成为现在的广场和增加了伟人的雕像。

在伟人雕像的后面,就是一排排的烈士陵墓。本县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大多安葬在这里。有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英雄,也有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更有一些土改时期、本地剿匪时期的烈士们。

当然,这些烈士中,有当地的,也有跟着解放军一起来的战士。不管是当地英雄,还是外来烈士,他们都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贡献给了这一方人民,他们都是人民的骄傲。所以,把他们安葬在这里接受人民的敬仰和缅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今天,把这次接待的第二站选择在这里,其实也是上面的安排,本县的大多数接待,也都会这样安排。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理应‘参与’这种活动。

仰亚他们这些提前回来的表演人员,一下车,就看到距离广场几百米远就开始拉上了一幅幅的标语,彩树、彩旗、汽球等挂满整个街道两旁。县城里的老百姓也自发在围在了过来。

这里的接待规模更大,腰鼓队、秧歌队;盛装迎宾队,各部门的人员都分成各个区域,站在街道两旁。

刚刚进入广场,舞狮队已经摆开了架式,两头狮子分列广场大门两边,笑脸相向,舞动着前肢,不停地点头。

仰亚他们的芦笙队,被补充到伟人塑像的两旁,仍然按照芦笙的长度分站成好几排。前面是一排小孩,手持精致的小芦笙,这种芦笙,不能吹出完整的歌曲,可是加入到队伍后,它吹奏出的短促、清新的声音,给后面的大芦笙加入一种点缀,就像一首成人演唱的歌曲中,适当加入的童声伴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