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366)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在那个科技相当不发达的古时候李冰父子居然靠着朴实的人工之力就建造出了能够流传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系统,既能防洪又能灌溉。

楚丽华是如何也想象不出来,他们怎么治建造出来的。就好像金字塔的建造到现在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吸引着很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古人的伟大智慧。

第281章 都江堰的魅力

走着走着,楚丽华感觉和自己想象中的都江堰差的越来越远了,无奈之下只好掏出手机来想从网上查一下地图。可是很遗憾,连个图片都出不来,更何况是地图了。也不知来了这里怎么信号就这么差,是因为自己的手机是北京号的原因吗?

只看到了都江堰景区的景点文字大概介绍。

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原来有这么多景区啊!这下好了,那今天可以溜达一整天了。

只可惜虽然知道了名字,但是依然找不到地方。

好在,只要圈起来收费的地方肯定都是景区,走着走着她们就到了一个好像是观江走廊的地方,很多人都站在那里。楚丽华他们也走了过去,果然,往下一看就是宽敞又绵延很远的一条银色大江。

——“哇塞,原来这就是岷江啊!果然名不虚传,足够波澜壮阔,震撼人心!”

旁边有人极度感慨。

岷江,原来,这江叫岷江。

看着这宽广的江水从脚下流过,楚丽华感觉自己内心突然就开阔了很多。

看到旁边有人下去江边走走了,楚丽华本来也想一起跟着下去看看的。但是,好巧不巧,旁边有一个举小红旗的导游领着一群人来了。还边走边解说。

——“二王庙的二王其实是指龙王和敖王都是治水的神明,而李冰父子也是治水,治理都江堰有功所以后人就把二王指李冰父子。”

这不是现成免费导游嘛!而且还会在大家观光的时候提前解说一下路上也就一点也不无聊了。

楚丽华赶紧拉着王婷一起跟上去,不管怎么说,至少咱也要看个明白啊!

——“婷婷,咱啥也不知道,看也看个明白不是吗?走,跟上去,免费的导游。”

楚丽华见王婷不明所以就附在她耳边小声的解释着。

但是,脚步却丝毫没有停下来。

——“我们接下来要去的是伏龙观,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传说因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

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

导游相当的博学多才,楚丽华越听越两眼发光的步步紧随,生怕跟不上了。

听完解说再看,果然不再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道观了,瞬间怎么看都是古朴典雅有韵味和历史沧桑感了。

接着,楚丽华她们跟着导游带领的人群到了一座悬空的吊桥边上,上面有很多孩子大人正在摇摇晃晃的走着。楚丽华有些犹豫了,这东西都那么多年了,那么多人在上面走,会不会突然掉下去啊?

这桥看上去还挺旧的了。

不过导游的嘴可没有闲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安澜索桥,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你们看,它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

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听导游这么一说,楚丽华看这桥瞬间就感觉这破旧又摇晃的桥开始闪闪发光了。而且肯定特别安全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