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255)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所以为什么他的理论叫个体心理学呢?就是在强调每个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其实也就是在说,不管你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有过怎样的经历都不要紧,你都有机会改变自己。

创造性地去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想法,你就有了改变自己行为的可能性。那之后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阿德勒也给了你一个办法,就是去认清自己的目标。

在阿德勒看来,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阿德勒又用自己举了个例子。他说,“假如我在教室里找来一个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来了,那学生们肯定会说,‘哎呀!阿德勒博士疯了吧!’

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我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视全班,才会觉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们就不会觉得这个事情很奇怪,反而会觉得它很合理”。

读到这里,楚丽华好像突然明白穿着得体这件事的重要性了。

每天精心打扮自己,也是给自己一个更好生活的目标。

就好像每次穿了一件特别贵——五六百快在自己看来青云飞特意给买的好衣服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楚丽华都不由自主地抬头挺胸走。

这样,不就是无端给自己增加了自信吗?

楚丽华马上拿过笔来,认真在计划表的最上方又加了一句:每天认真洗脸刷牙穿衣打扮。

备注:丢弃衣橱里的“廉价货”,哪怕只有两件替换着穿,也要买让自己觉得“贵”,会增加自己自信的衣服和鞋子。

第二天,楚丽华就这样做了,而且还拉着兰芝出去逛街买衣服去了。这可把青云飞惊着了。

拉住孟宪祥就问,“都说女为悦己者容,这楚丽华她又这么兴致勃勃地去买衣服了,该不会是又打算去和那个刘大夫约会吧?他们第一次出去吃饭楚丽华可是好一通打扮呢。”

青云飞想想就觉得心酸,那个时候,他约她出去看电影,楚丽华涂了劣质化妆品,脸上直掉渣子。

可让自己好一顿笑话,从此以后,好像楚丽华这样的行为就减少了吧?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嘴怎么这么欠儿呢。

孟宪祥还在努力想要怎么圆过去。

正在挑选衣服的楚丽华也被兰芝问了同样的问题。

——“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你这是什么情况?还不跟我从实招来?”

兰芝一脸坏笑。

楚丽华抬头望天……花板,兰芝这是什么脑回路。

不过,楚丽华还是很欢喜地跟兰芝说了自己的打算。

——“自信是这么来的?这不过是商家的套路。知性如你,也会掉进这样的陷阱里?”

楚丽华看着兰芝,十分认真地说,“环境因素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自己的经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这和新衣服又有什么关系?”

——“对我来说精致贵点的衣服,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内心体验。这个得我回去才能好好跟你说。”

楚丽华这边已经开始改变自己,放下过去了。

俱乐部那边的人却发现,少了楚丽华,他们突然就散了,而且,突然好像就丢了主心骨,又回到从前那种混沌一样了。

康旭明和尧里瓦斯都提过去把楚丽华找回来,可是,大家虽然都同意,却都不愿意自己去。

楚丽华并不知道此事,她的日子,真的在她改变想法和做法之后,变得不一样了。

第960章 量身打造

和兰芝回来以后,楚丽华就一头扎进屋里,打算好好学习一下,然后再好好跟她分享一下自己的改变根据是什么。

一点点把想起来的整理一下,没记住的再次翻书。

然后,再次看新的内容。

真正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是我们想要达到的那个目标。

要想改变自己,就要认清自己的目标。一旦校准目标之后,你就会像弓箭手一样,绷紧身体和精神,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你锚定的这个目标来服务。

所以阿德勒说,一直以来,我们矫正人的行为,或者治,都是从行为本身来入手,单纯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不能这么干,要改变行为,先改变目标。

在阿德勒看来,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

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是了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只能是过去,或美好,或糟心的回忆。

而前进的道路,需要一个灯塔,目标,就是灯塔。

举个例子。有个人,经常头疼,但一直都治不好。用阿德勒的理论解说,是因为这个人把头疼当成了逃避问题的办法,他头疼的目的是摆脱眼前的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