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245)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有时候能,有时候又不能,这种焦虑导致了不确定感,会使孩子觉得跟他人的联结不可靠。

反观这些孩子的父母,可能存在童年所受的照顾变化无常,或者对照料过度依赖,成年后会对依恋过度专注,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

这种专注的态度,有可能会妨碍父母感受孩子发出的信号,常常感到内心压抑。买鞋子很纠结的玛丽就属于这种情况吧。

记得似乎之前在电视剧里看过一个外国爸爸的做法。当他女儿哭的时候,爸爸非常烦躁,他扔下了报纸,直接奔到孩子的床边,想立刻阻止她的哭声。

他抱起孩子的时候非常粗鲁,他女儿哭得更大声了,因为她现在不但饿,还很不舒服。

那位爸爸发现他女儿可能是饿了,就抱着女儿走到厨房,快速地准备奶瓶,一着急,奶瓶突然掉到地上,摔得粉碎,他女儿被吓得哭声更大了。

这位爸爸变得狂躁起来,他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酗酒的母亲,会在喝醉了之后打骂自己,他发誓绝对不会像他母亲一样。

这时候,孩子在她怀里停止了哭泣,呆呆地看着半空。爸爸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赶紧准备好奶瓶,坐下来给孩子喂奶,过了好一会女儿才回过头看着爸爸的脸,目光呆滞,面无表情。

这位爸爸童年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回忆。如果女儿不高兴,父亲就陷入恍惚状态,陷入到自己的情感创伤里,把孩子扔到一边,这会使亲子关系产生隔阂和恐惧。

孩子学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她认为激烈的情绪很难控制。这样孩子会形成紊乱型的依恋模式,很难处理自己跟他人的激烈情绪,心理上可能出现分裂倾向,面对压力的时候无能为力。

恍惚间,楚丽华又想起那年楚丽芳突然的大哭以后“昏厥”过去。

无论谁都无法唤醒她,最后还是外婆用了土办法,才得以让楚丽芳再次哭出声来。

后来,妈妈就害怕了,她特别害怕楚丽芳哭,所以,只要楚丽芳一哭,挨揍的就是楚丽华。

第952章 错不在童年

现在,楚丽华突然明白,妈妈那时在转移她自己的恐惧。

只能对相对幼小,同时又不怎么会反抗的楚丽华“下手”了。

想通这点,楚丽华不知道该不该原谅,都是可怜人。

那自己之所以拉着大家一起治疗,真的是全身心为了让其他人复明,还是也有别的原因呢?

楚丽华对自己发出了灵魂的拷问。

是想要别人认可自己,才觉得自己有了存在的意义。

一旦现实和想象中的差的太远,整个人就会陷入全盘的否定自己当中。

你的成功和幸福,与其他任何人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阿德勒这句话,楚丽华是深深记在脑海里的,可实际上并没有去升华它,做到它。

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心灵鸡汤。但其实真不是。但凡是鸡汤,听上去的时候会觉得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其实没啥逻辑,更没什么用。

阿德勒思想不是鸡汤,因为它是基于一套严密的逻辑推演出来的。推演出的结论,不光是让人听了之后有道理,还经得起仔细推敲,经得起同其他人的辩论。

或许应该……

趁着这段时间,静下心来,好好……

不行,孩子们还是不要长期和妈妈分离的好。

最终,楚丽华还是妥协了,很那个人。

她想办法负责帮忙筹钱,他则撤了诉状。

对于自己被关起来,楚丽华很是不理解。

也不知道是不是电视剧老多了,总觉得事情都还没有定论,是不应该这样对自己的。

楚丽华有了离开新疆的念头。

外地人始终是外地人。

只是,护生小院……

当初多大的理想,现在就多大的歉意。

三分钟热度吗?

还是因为需要救助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或者,自己只是个拙劣的模仿者。

人家法师可是个成功的商人,他有大把的能力来维持小院发展下去。

而自己这里呢?

房子是之前那个孩子的父母捐助的,地基是康旭明家的。

资金供应,现在暂时还是兰芝的。

楚丽华第一次心生退意。

想扔下这一切,跑到深山老林里,种花,自给自足,和家人幸福安康生活在一起。

家人?

父母是指定不愿意陪着自己去那样的地方生活了。

孩子们没的说,关键是其他人呢?

刘星霆是医生,肯定不可能。孟宪祥得和兰芝结婚,兰芝得家人也不会同意他们那样住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