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204)
然而,望着那样洞若观火的老妈,我心里有场地震。忍不住发问:‘妈,小时候的我,在弟弟出生后,是不是也这么不可爱过?’
我妈当时就笑了。
插嘴说一句,我跟弟弟相差4岁。直到那天,我妈妈才告诉我,弟弟出生后,我曾像今天的大宝一样,各种花式作妖。
甚至要求像弟弟那样,拿奶瓶喝水。
偶尔趁我爸妈不注意,我会偷偷掐弟弟大腿,惹得他号啕大哭,然后我就向爸妈告状:‘弟弟太讨厌了,整天就知道哭。’
我弟弟小时候得肺炎住院,爸妈轮流在医院陪护,而我居然选择在他们最忙乱的时候,玩起了‘失踪’。
(哈哈)
事实上,我不过是躲在经常和小朋友捉迷藏的一个废弃板房里,偷偷看着爸妈发动同事、邻居四处找我。
后来,还是在一个小朋友的帮助下,爸妈才找到我。
见我如此忙里添乱不懂事,我爸举起了巴掌,是我妈及时的拉开。
那天,爸爸没有打我。”
男孩妈停下了,一脸幸福,楚丽华好生羡慕。
第920章 幸福的法则
男孩妈一脸幸福接着说,“见我如此忙里添乱不懂事,我爸举起了巴掌,是我妈及时的拉开了。
那天,爸爸没有打我。
甚至,在此后的记忆里,爸妈也都没有打骂过我。
相反,在记忆里,爸妈是偏爱我的。
早餐煮给我和弟弟的鸡蛋,爸妈一定让我先选;家里吃水果零食,爸妈永远是先交给我,让我去分;每当我和弟弟发生纠纷,爸妈从来不参与,更不会对我说:‘你要让着弟弟。’这样的话;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去解决。’。
(男孩呢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说话的声音都带了笑意。)
爸妈送我们上学上幼儿园,让我先挑让爸爸送还是妈妈送;开家长会,别人都是去一个家长,但我的家长会,爸妈双双出席;在旅游还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里,我妈每年都会带我出去走一圈,和我过纯粹的‘母女二人世界’。
成长记忆里,我的确是一个被富养的女儿。包括弟弟,更多时候是他让着我。因为,他有样学样地学着爸妈的样子。好吃的、好玩的,先问我:‘姐,你要不要?’
我现在还记得,整个高三晚自习,都是弟弟来接我回家。(笑)
而他每次来接我,不是给我带颗巧克力,就是塞我一个水果。以至于我的同学都喜欢他,叫他小暖男。
我们姐弟俩一直手足情深。直到我结婚,弟弟始终不适应。(笑)
每隔几天就会打电话来:‘姐,最近怎么样?姐夫对你好不好?’
人的记忆总是有盲区的。我们儿时的好多记忆,都封存在爸妈的脑海里。
印象中,我们生下来就相亲相爱,天生姐友弟恭。
而真相被老妈在我为人母后揭晓:儿时的我,并不比我家大宝宽厚到哪里去!
我恍然大悟。
这一切,都因为我有一对细心而善于求助的父母。
妈妈说,她和爸爸发现我的变化后,向他们当老师的朋友求助。他们的朋友告诉他们,出生顺序决定孩子的性格,但父母的教养比出生顺序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当年的爸妈,也像今天的我和孩他爸一样,有爱老二的诸多理由。
二宝更懂事乖巧,二宝小更需要照顾,再次为人父母,没有了最初的慌乱,我们更能享受孩子成长带来的惊喜……
这些理由是人之常情,但问题是,对婴幼儿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他们在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之前,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更能体察父母对自己的这种情感。
老大更容易因被掠夺忽视而失措,老二往往因万千宠爱而越发乖巧讨喜。
爸妈朋友给爸妈的建议是,越是喜欢老二,就越得偏向老大,这样,就平衡了。
爸妈朋友还告诉他们:‘手足情深不是孔融让梨让出来,而是父母引导出来的。’
只有尊重老大的身份,让他享受老大的权威,他才会做出你希望的样子。
这一点,我爸妈执行得很好。以至于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他们心里其实是更喜欢弟弟的。
只不过,当他们在生活的日常里,处处偏向于我,获得补偿的我,因为被爱得富足而学会了爱。
尤其是对弟弟,我也因父母给予的老大特权,而在心理上想要关爱他,补偿他。
事实上,父母的爱也是有条件的。
当我变得日益可爱,那曾经在他们心里失衡的天平,又悄然平衡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父母也慢慢明白,他们的爱不是量杯里的水,给老大多一点,就会给老二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