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110)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不知道你对网络文学怎么看?我自己也在网络上看文,但主要偏好古言,不管是穿越文还是其他。我认为能把古代故事写得好的作者功力必定不俗,无论是历史地理知识,还是国学功底积累。

可惜现在国内的历史教育过于刻板,如果能有那么一堂课,告诉女生;哪个朝代的女子穿什么样的织锦做成的服装,戴什么样的头钗;告诉男生,哪个朝代的将军穿什么样的铠甲,用什么样的兵器,一定很有趣。”

——“我觉得网络文学作品现在主要集中在爽点上,有些文笔欠佳,错别字都很多,或者是三观尽毁的;因为故事情节很棒,爽点很多,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青云飞难得开口,“那个什么瓦斯,《三国演义》可是四大名著,你说人家是下流,还是不入流,是不是有点太过……”

尧里瓦斯摇头,“不是我说的,《三国演义》写得很烂。听鲁迅的经典评价:‘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楚丽华点头,“这点我倒是认同,据说刘备其实就是个无赖,而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奇。”

第848章 落荒而逃

青云飞不赞同了,“要的就是这种烘托效果,平平淡淡按照真实历史来写,谁看啊!”

楚丽华又说不过青云飞了,只好转移话题,“怪不得有人说什么看了《西游记》,到老不成器。尧里瓦斯,你能用你专业作者的角度去评判一下吗?”

尧里瓦斯说,“《西游记》原型是从印度神话出来的,不是吴承恩自己想出来的。每次降妖情节大同小异,更像短篇集。把黑风怪放在黄袍怪的后面行不行呢?所以说《西游记》的结构比较散。”

——“啊?好吧!我还想着以四大名著为膜拜开启我的创作之旅呢。”

尧里瓦斯轻笑,“没关系啊!现在写,目标就是读者数量,能赚到钱就是王者。至于其他,留给他人去评说就好。”

楚丽华连连点头,“对对,有道理。那刚才你推荐的全部都是外国文学,你可以跟我们说说你读的一部外国文字以后得感谢吗?

嘿嘿,说实话,我也也对过《简爱》和《茶花女》,就被他里面描写的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了,至于其他,说实话,真是没有收获。

当时读的时候是初中生,也没有什么感悟。”

“好,那我就说一下外国经典名著”,尧里瓦斯略作思考以后说,“国外经典著作里,我最爱的是司汤达的《红与黑》。

我在中学时第一遍阅读,就沉醉于主人公于连的‘红色’激情之路,以及和玛特尔的爱恨纠缠里;等到故事落幕,玛特尔手捧于连头颅亲吻,激情才逐渐褪去。

之后,我反复想起的却是小城德·瑞那夫人的温柔。那时,我突然发现,小城的温柔更有魅力,也更治愈。当然,这大概是历经起伏后才会有的感悟。

好在我通过阅读故事,提前获取了这一感知。明白这种感受,还是会踏入自己人生的‘红色’之路,但或许可以在心中留下一颗种子,写进我的里,我自己却不至于走到于连那般热血境地。

中,还有一个记忆深刻的情景。那就是于连离开小城前,曾在一个山洞歇息,那时他本可以去朋友的木工厂帮忙,选择更平稳的一生。

在山洞里,于连思绪万千。当做出决定走出山洞时,他踌躇满志,眼前一切景色都鲜明温暖起来。

这是一个人生分叉点,每当我自己面临选择,总会想起这一段。

《红与黑》一方面描绘当时社会的矛盾现实,具有大局观;一方面在人物心理的挖掘上远超同时代,促使‘向内转’。司汤达也有‘现代之父’的美誉。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回顾这部作品,都会有不同感受。希望自己能够兼顾‘红色’激情与小城温柔吧,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悬置矛盾。

而在城镇化加速推进、人才加速流通的中国,这个矛盾在很多人内心都会存在。

如何面对回不去的故乡呢?”

故乡这个词深深扎疼了楚丽华的心脏。

什么是故乡?文学史上有太多怀念故乡的文学作品,可是哪怕连上学时学过的,楚丽华也没有多少感慨。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云,故乡的人情世故,故乡的原风景;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在楚丽华心里留下过深刻的痕迹。

不知道是痛苦记忆的刻意遗忘,还是真的没有多少念想。

故乡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小时候长大的地方吗?

那,可真是没有什么好怀念的。

不过,尧里瓦斯读司汤达的《红与黑》居然能有这么多感慨,确实让楚丽华汗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