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062)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而且,李白的这一切特点,都是有根有据的。他是照着他的偶像来的。

李白的偶像是战国时代的说客鲁仲连。这位鲁仲连一生有两次很光辉的出场,都是在大军压境的战场上,用三寸不烂之舌缓解了剑拔弩张的局面,解决了当权者的问题。

和一般的忠臣不一样的是,鲁仲连没跟任何人订立有终身效力的契约,而是周游列国跟各个国君做朋友,事情办成了也不要报酬——为了逃避封赏,他甚至一路奔逃。

说与其富贵却要屈于人下,他宁可穷而自由。这就非常符合李白在出仕这个环节的想象。

鲁仲连的结局是浮槎东海,“海上”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符号,从秦朝开始,东海就是神仙家向往的圣地,这又很符合李白学道的志向。

看,这位鲁仲连正义又有才干,既成功又自由,简直就是李白理想人格的化身。

所以,李白跟大部分中国古代的文人气质很不一样。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杜甫只想踏踏实实做事,但李白却是处处都要拔尖。

李白的追求,是一飞冲天,就像他在诗里说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海水。’”

第811章 点不连线是碎片

尧里瓦斯突然提高音量,“要飞就一飞冲天,就算不飞落下来了,也能颠簸沧海。这是李白不踏实的地方,但也是他可爱的地方。

他毫不掩饰傲气,自己本来就比别人都牛,又有什么可回避的呢?

李白是一个没有家乡的人。他就像空降到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目标,就是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他特别自信,他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和世人对立的位置上,有一种一般儒家文人没有的轻狂勃发的自由。

对他来说,任何别人定义的成功都不算什么,他要实现的是自己定义的成功。这种狂傲让他的诗里没有丝毫的自我怀疑,有一种蓬勃而出的强大力量。

从而才能成就他。”

一下子,周围就安静下来了,除了耳边风吹过的声音,远处的喧嚣,虫鸟的鸣叫……

良久,楚丽华才开口说,“此刻,我才真正理解费舍尔那句‘目标一定要大,大到前行的路上出现任何阻碍都无法遮挡的地步,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所有成功人士,都能找到他们相通的地方,相通,就是连接我们知道了的很多的道理的那些点的线。

额……我这句话可能听上去有点绕,我重新解释一下。

乔布斯说,创新就是‘连点’。‘点’是存量,是本来就在那儿但只是散散拉拉在那儿,让我们不以为意、视而不见的资源存量。

而创新就是发现一条看不见的线,用这条线将散乱的点连接起来,呈现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图像。

散乱、零碎的点在我们的头脑中不仅毫不匮乏而且高度过剩。真正匮乏的是‘连点’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往往从一个你自以为熟悉的小故事讲起,但小故事里有容易被忽略的历史细节,有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的商业和文化逻辑。

小逻辑反过来或许让你对熟悉的小故事刮目相看,或许让你对略有听说的原理和学说有了真切的感悟。

你的信息和知识存量似乎又有了明显的增量。它能日复一日地帮你打理知识资产,把无序变有序。

把相对碎片化的知识连接起来,完成一个个知识上的‘拼图游戏’。日积月累,这些拼出来的图又有可能作为一个个‘碎片’,拼成更新、更大的图像。”

这一次,更安静了。良久,尧里瓦斯才开口。

——“楚楚说的虽然有点不好理解,但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我们总是挣扎着去把知道的知识点收集起来,存储起来。就像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功能,收藏起来。这也是原始社会积累下来的基因遗传。

但是现在这样的存储,就是永久的落灰,再也不会打开看的那种存储。

我们现在挣扎着……所谓‘挣扎’,就是有目标、无方法,自然也是无结果的努力。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自然想到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以不断的努力证明自己永远不会成功’,‘永远在做同一件事,却一直盼望有不一样的结果’。

还是楚楚上一次说的,创新才是关键。流水线上的工人,就算是重复了一万小时相同的工作,如果不会思考。不会创新。他和一万小时之前的区别就是更熟练了。”

康旭明说出了好些人的心声,“这个段位有点高了,听不是那么懂,不然,还是接着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融汇贯通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