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青山入梦来+番外(34)
余父,余伯母,余大姐,大姐夫,黄赫皓,徐伯镛六人围一桌,加上余大姐特意准备的辣子鸡、爆炒腊肉、红烧草鱼块、香辣小银鱼、米粉蒸排骨、梅干菜扣肉、莲藕辣椒炒肉、丝瓜炒蛋、清炒菜、鸡汤、酿豆腐十几道菜品,这顿饭格外的热闹。
也看得出余家人对客人的欢迎和热情。
这让徐伯镛对余家态度更明了,内心隐隐放心。他原本是感激感谢余家心理,现在心里对余家更多了喜欢。
余大姐全程代表余家发言,全程跟着徐伯镛身侧。在她不方便地方,比如去厕所时候,也派儿子黄赫皓为徐伯镛保驾护航。
话题主要对象,还是不想成为话题的余仲。
“我们家情况肯定不如你们城里的好,青山跟着我们也没少受苦。我是想,青山以后肯定要定居城里,如果定居H城,H城现在房价多少?”余大姐饭后问。
“余大姐,这里把青山养的很好,我父母和我都很感激你们。”徐伯镛答:“H城房子一般2万多一平,中心城区3万多。青山定居哪里,还要看他以后个人意愿。”
徐伯镛路上和黄赫晧聊过才知道,青山,余仲小名,余家村都只知道余青山,没人知余仲。
徐伯镛终于理解他为什么在余家村问不到路,也不能全怪方言听不懂。他也入乡随俗,称呼弟弟为青山。
“我们这城里房价1万多,好的2万多,无论是青山定居哪里,我们家都帮不上什么忙,你讲你家里能帮一些,那你家能帮多少?”余大姐问。
一桌人,屏气凝神的关注着徐伯镛答案。徐家究竟有什么样的实力,对余仲是什么态度,对余家是什么态度,这些都是饭桌上几位重点关心问题。
“如果青山需要,我们帮他买房。”徐伯镛答,顿了一下补充:“全款。”
徐伯镛上次被余大姐问过后,回去也有反思,理解了余大姐为什么这样问。他虽然不认同用买房来衡量徐家对青山的重视程度,但他也理解余家人。
余仲这个年龄,关心他的人想着给买房安家,也可以理解。这只能说,余家人很爱余仲。
“那你妻子会不会有意见?”余大姐接着问。
徐伯镛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不会,她不在意这些。”
听到徐伯镛回答,余大姐心理悬着的石头落地,余父等所有人都挖掘出一个事实,徐家经济实力不错。
并非如余大姐开始猜测那样“穷”——攒下的钱不会太多。
“徐老师,青山毕业后工作,你父母有安排么?”余大姐又问。余大姐始终称呼他“徐老师”,即使徐伯镛谦虚的说叫“伯镛”就好。
他们还达不到叫名字亲近,也仿佛这样称呼带一些尊称意思。
“没有,要看他个人兴趣再说。”徐伯镛答。
余大姐没过多讨论,但她听得出来,徐家有给余仲安排工作实力。
一顿饭,宾主尽欢。徐伯镛了解到余家人对余仲认亲看法,余家人了解到徐家实力和基本状况,知道徐家对余仲重视程度,知道徐家让余仲认亲并不是“抢孩子”,不是要将余仲据为他有。
徐伯镛提议去余父家看看,之后返程。
余大姐叫上黄赫晧,加上余父、徐伯镛四个人一起同行。
“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准备报哪个学校?”路上,徐伯镛问。黄赫晧给他印象很好,至少比余仲开朗许多。
“23号出成绩,准备去铁道学院。”黄赫晧答。在这里,铁道学院,学制三年,对高考分数可以称之为“有没有”的限制,而非常见的580分、690分之类分数限制。
高三毕业生,只要参加高考,有分数即可交学费入学铁道学院。
所以黄赫晧说的是“准备去铁道学院”,而不是“准备报铁道学院”,高考成绩对于他来说,只要有就已足够。
未等徐伯镛回话,余大姐接话:“他学习不如他小舅,所以只能去铁道学院,三年后还得找工作,徐老师,你以后有合适工作帮帮忙啊。”
也许,余大姐那一桌超丰盛饭菜,那始终的称呼“徐老师”,带着那几分尊重和那几分讨好,不全是因余仲,也是因考虑到三年后。
为了孩子,为了让人帮自己孩子安排工作,再硬气的母亲余大姐也会低头。
“到时候看,能帮一定帮。”徐伯镛说,他似乎感觉很难给余大姐否定回答。
几人来到余父家,房屋很旧,远不如余大姐家新。屋内上下两层,二层有两个卧室,一个是余仲房间。
好学生余仲,好在屋里收拾的也很整齐。没有书架,余仲把书分箱装着,摞起来。
徐伯镛打开最上面一个箱子,也是所有纸箱子中唯一的塑料箱子,里面竟然是厚厚一打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