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货色(35)
超市距离公寓不算远,悠可想着散着步过去。
去的路上,她插着耳机,手插在口袋里,并没有太注意近身处的动静。
在超市逛了四十多分钟,提着一兜零食走了出来,犹豫要不要搭车回去。
掂了一下手里的购物袋,又觉得似乎也没买太沉的东西,走到路边,又退了回来,准备依旧步行。
悠可的视线,偶尔打量擦肩而过的人,也是为了分散注意力,从前走路,都是只重视自己脚下的路,不太会去留意谁来了,谁又走了。
不经意地侧眸,悠可的视线,注意到马路对面的一个戴着卫衣帽子的身影。
虽说超市距离她并不算远,可也是跨了两条街道的,能够在这个时间点去超市,又能一直同路的人,基本等于没有!
可刚才她无意间的抬头,瞥见过那个此刻正隔着一条马路的人。
能够时不时看见那个人,说明彼此之间的行走速度,也是差不多的……
这样的概率,是多少呢?
悠可觉得好奇。
可等她再去仔细看那个人的时候,对方已经朝着和她截然相反的方向,拐弯了。
悠可看着那个瘦削的背影,他的步子从容不迫,突然觉得:是自己有些敏感了。
她从背影和走路姿势,看得出来,对方是个青年人,可具体年龄几何,仍旧判断不出来。
予川给阿凡交代了调查当年悠可的妹妹,关系要好朋友的事。
阿凡自是诧异,可又不敢问具体原因。
予川看出了阿凡的欲言又止,“这件事,也是她想知道的。”
阿凡听得出,这是予川看出了他的犹疑,也是最大程度上给他解释了所谓私事。
更多的细节,予川不会跟任何人透露,自然也包括阿凡。
他不会再事情完全明了之前,去增加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是他出于谨慎的考虑。
***
悠可和编剧的见面,非常顺利,两个人的交流,也基本不费什么气力。
对方是业内专业能力非常过关的编剧,悠可听了她说起对于这个作品的理解,突然明白了一句话:还是要和厉害的团队合作,是一种双赢。
从午饭时间,一直聊到天色完全暗了,下午的时候,二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聊。
时间的概念,被他们忽略了。
其间,悠可没有想起关于那封信的事,她的全部荷尔蒙,都被彼此之间的话题牵引着。
她突然意识到:即便是自己创作出来的故事,从旁人嘴里,却能听到不太一样的视角,仔细一想,觉得似乎从对方的视角去分析,竟然也是说得通的!
而后就会进一步深思:是不是自己内心的隐秘世界,只有旁观者才能看得出来,而自己是“当局者迷”呢?
悠可对于自己这一次回来时的决定,愈发觉得是明智之举,她整个人,有一种“在回血”的感觉。
昨天夜里的事件,似乎只是这种感觉间的一段小插曲,并不会影响她的步调。
可这个世界,似乎存在着一种隐性规则:不会一路倒霉到底,但也绝对不会一路顺畅。
很快,悠可就收到了对方的再一次来信。
这一次,对方又用了不一样的方式。
不单一,似乎能带来惊喜,可放在眼下这种情况,又好像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似的……
她失联了
这一晚,悠可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便没能和予川一起吃晚饭。
他们约了第二天一起晚饭,予川说由他来订餐厅。
悠可对于在哪里吃饭,没有太多的讲究,只要是能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只要吃饭对象是自己重视的人,吃什么也不是最重要的。
阿凡给予川交上一本资料集,里面是悠可的妹妹生前,所有有过一定程度交集的人。
翻看着资料册,予川意识到这个女孩子,是容易交到朋友的类型,因为转过学,她的同学也要比旁人多出一倍。
予川注意到那天悠可也特别留意的,那个站在妹妹身边的男孩子,他的现居地,是加拿大。
难道不是他?
为了保险起见,予川又让阿凡去调查这个男孩子近期有没有入境记录。
悠可接到一通陌生电话,是和予川通完微信电话的一个小时之后。
看到陌生号码打入的瞬间,她的第一反应是迟疑,一般情况下,除非最近有快递,看到陌生号码,都是会选择毫不迟疑地挂断的。
最近她并没有网购,粉丝的信件都是直接寄给编辑,礼物她是从来不收的,嘱咐过编辑,直接退回。
喜欢看漫画的成年人固然不少,可其中有很大比例,是大学生,他们中绝大多数的零花钱是来自父母,悠可没有父母在身边,羡慕有父母的孩子,所以对于父母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她不想占这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