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还是个小团子+番外(222)
齐王本来也不想掺和这件事情的,可是看到皇兄实在是生气了,才站出来道:“今日立储乃是大喜,皇兄还是不要被杂事影响了心情。”
“也是,立储要紧。”
说罢,皇上仍固执地让礼部尚书当众宣布赵元邑为太子,并让诸人将这一消息告予百姓。
赵元晔与赵元齐二人见此,心也彻底凉了。
百姓们哪里能想到今天除了火炮还有这样的大事情。更没想到,这储君还是在他们的见证下立的,虽然他们只是在这边站着,压根不知道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这也无损于他们的好心情。
还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听到圣上立十七皇子为太子的时候,立马就带头跪下来恭贺了。
后头的人也有样学样,不过片刻的工作,这成外边乌压压地跪下了一大片人,哪怕靠后一点的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跪什么,也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都跟着一起恭贺了。
人声鼎沸,就连皇上看着也觉得振奋非常。
这立储立对了啊!
皇上自做了天子便一直住在皇宫,哪怕每年有围猎可也是一路官兵护送,何曾见过百姓如此反应。
这肯定都是因为这些百姓打从心底里爱戴他这个天子,好像对此深信不疑,并且都快把自己给感动的哭了。
赵元邑也是个会拍马屁的,尤其擅拍他父皇的马屁,看到那些人呼啦啦地都跪下了之后,赵元邑就同他父皇说:“父皇您瞧这些百姓多拥戴您,您才不过说了几句话,他们就感动成这样。”
皇上心中快慰,他也是觉得这些百姓是感动的,不过他嘴上还是要谦虚一句的:“他们跪下,乃是因为对朕立储一事的赞同,可见皇儿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
“父皇才是最英明神武的。”
皇上大笑:“朕的太子也不差。”
周围人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张太傅更是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们父子两眼。才当了储君就开始阿谀了,可见这人有多滑头。张太傅甚至开始后悔起来了,他觉得自己方才就不该帮着这人说话,以至于让他这么顺顺利利地当上太子。小心眼儿这么多,还这般谄媚,就该让他多受一点罪。
赵元邑才不管那些当官的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今儿高兴,就愿意哄他父皇也高兴高兴。立储这么大的事儿,他们父子俩当然要一块儿高兴了!
还要让百姓也跟着高兴高兴。
赵元邑撺掇他父皇往前走走,与那边的百姓们说说话。难得靠得这么近,自然要多说几句话了。
皇上还是头一次碰到这样的提议,可是当下他心情好,听到这个便想着试一试。
哪怕后头礼部御史一个劲儿地阻拦,皇上也还是走了过去。
他只是心血来潮,可等他看到那些百姓,看到他们对自己的到来如何感激涕零之后,皇上忽然觉得自己应该郑重一点。
第104章 失去妃位
今天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一天。
回程的时候, 皇上还让记他起居注的史官上前,殷切地吩咐他,务必要把今天的事情原原本本的都记下去, 一个字都不准漏了,还有他跟百姓说的那些话,以及百姓们的反应, 都得记下去。
史官无奈:“都记下了,圣上。”
“是吗,我看看。”皇上说着就要伸手拿他手上的册子。
史官觉得这样不好,便以手拿书,没有让皇上碰,自己将册子递到皇上眼前,让皇上仔细的看了一眼之后, 又立马拿回去了。
皇上已经看出来他写得是多么仔细,想了一下觉得也没有什么可补充的,所以才满意了几分。不过他还有些警惕,吩咐道:“这件事儿不许记下来。”
史官忙不迭地点头:“臣知道。”
他也不是什么都记下来,如同这段废话,记下来也是白费纸张吃力不讨好,换了别的人或许会记下,可是这位史官想来只注重前朝决策之事, 对于皇上的生平小事, 往往都是一笔带过去了, 并不还是重视。
再说了,他们都会圣上算是明君了,即便有偶尔有些不靠谱的地方,但也瑕不掩瑜。
皇上放下了车帘, 哼着小曲坐在马车里头。
今天的这件事情给他的触动极大,皇上从未想过,自己能与老百姓相处的如此之好,而且他不国过是说了几句话,就换来对方如此痛哭流涕,可见是他平日里太过高高在上,偶尔放下身段,才会叫人如此欣喜若狂,如此满怀感动。
且皇上也知道,今儿之后他在京畿一带的名声肯定会越穿越广,百姓们知道他如此平易近人,必定会对他歌功颂德。这样的事儿多来两次肯定是错不了的,只是也不能太频繁了,明年等围猎的时候可以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