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躲你(261)
警员们没有找到摄像镜头,连同笔记本电脑,一起带回了刑警支队。
会议室的屏幕上再次播放这段视频,赵队长的神色更加冷峻,向沈燃解释,“从拍摄角度看,摄像镜头当初放置的位置,不是家用角度,而是监视角度。”
视频暂停,他拿着激光纸做示意。
“正常家用视频,摄像镜头安装位置常常在角落,面向整个空间,目的是尽可能最大的拍到室内情景。”
他把光点停留在入户处,“视频里,从沙发到入户,是监视点。什么人会监视这一段?”
有警员回答,“或许是主人生怕有人闯进来,所以要对着入户门?”
赵队长点点头,做出了自己的补充,“还有一个可能,是背后有人想要知道房子里都进了哪些人。请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视频前长长一段静态视频上,说明这个家里,有很久都是没有人的。”
沈燃补充,“这个视频最后一刻,正巧是九年前顾氏地产事发后的一两日。往前差不多有一个月,顾氏的董事长都没有在亲人面前露过面的,不接电话,只回复过几条短信。”
事情越来越复杂,赵队长立刻打电话,明确向花城公安局做出申请,“我们要查看九年前顾氏董事长失踪的所有资料。”
几乎凭借着下意识的经验,他再次拨通另外一个电话,“五洲地块挖出来的人骨,请加速进行DNA检测,我们不需要完整的报告,只需要一个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加更一章。明天再见。
第129章
警员们分别去查探到的消息, 一一送回。
摩托车4S店的消息显示,顾苗苗所骑的那辆机车,确实是于文海亲自购买,并现场监督着安装。那个型号的重型机车一年里卖不了几辆, 销售员对顾客还是有印象。
而机车只购买了一年, 还在售后范围。根据顾苗苗的行为特征推断, 她即便维修过机车,也不可能放着免费售后不用, 而去外面的修理行。4S店的记录显示,那辆机车还没有过售后维修记录。
也就是说, 于文海或者安装工人, 都有在机车上动手脚的可能性。
而工人和顾苗苗生活中根本没有交集,互相都没有见过面,根本没有下手的理由。
警员们从花墅豪廷小区得来的消息, 小区里确实有除顾苗苗之外的人认识于文海, 可双方的关系, 也仅次于普通朋友。于文海几次上门拜访, 都是他主动前去,并不是业主邀请。
似乎所有的疑点,都指向了于文海此人。
于文海的档案立刻被翻的底朝天。
七年前离婚, 孩子归前妻所有。
名下没有房子,常年住在五星级酒店。
曾是顾氏集团董事长的司机,在职长达十年。
现为某建筑公司董事长司机。按照纳税额度来推算, 月薪约在七千元。
一个月薪只有七千元的司机,哪里来的钱常年包下星级酒店的套房?
明明和顾苗苗有旧,关系熟到一出手就是赠送五万元的机车,为什么和顾苗苗联系时没有用自己名下的手机号?
目前所有明面上的消息, 都无法表明,于文海和顾苗苗,有特别的联系。
然而所有可推断的消息都显示,过去一年,于文海对顾苗苗,有长期的、持续的观察。
顾苗苗被绑架,于文海即便不是凶手,也绝对是知情者。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个人找出来。
警员们带着任务重新开始摸排,消息很快送了回来。
于文海长期包着的酒店客房,昨晚并没有入住。
他就职的公司,从周末就开始全员放假,到现在也没有上班。
顾苗苗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里,因为长期兼职,尤其是送外卖,拨打出去或者收到的电话成千上万,从中根本排查不出来哪个号码究竟是于文海的号码。
案情似乎有了极大的进展,又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这个人到底去了哪里?他现在是不是和受害人在一起?
警员立刻从系统中查到于文海就职公司董事长的联系方式,赵队长看向沈燃:“这个电话你来打,以洽谈业务的理由,邀请对方出来,看看开车的司机是不是于文海。”
沈燃拿起手机敲下了电话号码,又摇摇头,“不成,五洲是甲方,在行业里有极大的话语权,从来没有主动联系建筑公司的先例。”
他转头看向老李:“我以前偶尔得知,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是顾氏地产曾经的股东,你们应该都认识?”
老李点头,“认识,前后都在同一个行业,都熟悉。”
他把电话号码给老李看,“你试着联系对方老总,说你参与的五洲项目想转手,问对方接不接。先把他约出来,我们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