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安山河(551)
尤其许康乾还那么多疑,表面上是直接派出了司徒林光和监军梁焱“督战”,自己都已经隐姓埋名,无数人保护着带兵到前线来了。
中原军也窝着火,必须得以实际证明自己的忠诚,率骑兵二万五千骑兵和近六万名步兵,直接缠着凌合燕和裴星元的骑兵逼近了西北社稷军的城外军营。首领刘福国亲自率领方阵,紧逼着社稷军列阵。
凌安之就怕他们不来,一直在等的也是太原军精锐尽出的时刻,否则据守城池之险,易守难攻,没有机会决战。他在城墙上咬着草棍,命宇文庭直接率领着精锐骑兵一万人出击刘福国。
当年安西军能够横扫天下,靠的便是重金打造的铁甲飞骑,这是百战之师,来往如风,神机营和骁骑营即能放冷箭,也能破敌军的马阵,凌安之这么多年,也只养得起、管得过来不到三万人。
而北疆骑兵多年来泽亲王花费无数,也一直是四万人的家底。
比较起来,中原军的骑兵的战斗力弱太多了,也仅是能勉力交手,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败回了步军阵地。
刘福国已经和司徒林光达成了一致,太原军缠出了西北社稷军的主力之后,司徒林光率领已经聚拢的长治和焦作守军出伏兵接应。
六万步兵看来是专门为了西北社稷军的骑兵设计的,有重甲骑兵列阵,配有钩镰枪和陌刀,专治战马,刘福国率众殊死奋战,六万步兵基本全是太原子弟,跟着主将同仇敌忾,打的是异常顽固,将宇文庭的骑兵围在中间,不顾伤亡,开始近战。
凌安之和裴星元也已经各带一万骑兵出城作战,两军一直从中午苦战到了黄昏,往来冲杀,绞做了一团,难分胜负。西北军略占上风,但是刘福国依仗战车和人数多,西北铁骑始终没有取得决胜的优势。
彤云四合,夜幕渐渐降临,中原军的将领胖子蒋仲轩发现西北社稷军往来冲撞,越战越勇,战车步兵组成的方阵顶不住了,悄悄的对刘福国说道:“将军,咱们顶不住了,社稷军骑兵太猛,每人好几匹战马轮换着冲锋,要不咱们还是收兵吧。”
刘福国举刀向前拼杀:“仲轩,如果此时撤军直接西北军的骑兵就跟着冲进城了,放信号,让司徒林光援战我们。”
蒋仲轩持枪拨开几只暗箭:“将军,这打了一天也没见他出来援战我们,基本是不会出兵了,中原军虽然现在还在奋力拼杀,不过已经力有不逮,如果一个时辰还没有援军,咱们就撤吧。”
暮色四合,双方尽管还在鏖战,可是中原军已经基本快被反包围了,刘福国伸长脖子又等了半晌,蒋仲轩实在是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将军,再不走数万将士的命就难保了!”
刘福国也知道此时再战已经毫无意义,当即吹起了撤退的号角,三军打着旗语,担心社稷军骑兵随同入城,没有回到城中,而是数万人向金水河的北岸逃走。
林光和梁焱确实带着兵出了城,不过没有在战场上,而是在金水河的上游堤坝处;中间站着一身便装,目光深沉的许康乾。
见中原军已经撤退入了河沟,西北社稷军几万骑兵紧追其后——
许康乾在夜色中眯着双眼叹道:“凌安之多年来能够纵横驰骋,最大的一股攻城力量,只不过是重甲铁骑罢了,这次如果将三万骑兵一举歼灭,任他再大的本事,也别想再掀起什么波澜了。”
林光手拿马鞭极目远望:“太原军作战倒还勇猛,深出我的预料,只不过终究是凌安之的旧部,经此一役,也算是以身许国了。”
梁焱叹息,不过旋即笑了:“陛下英明,舍小取大,舍去不牢靠的太原军,如果能灭了凌安之的有生力量,平息叛乱指日可待矣。”
中原军训练有方,逃走的也是按照章法,有缓有急,社稷军骑兵当然不可能看着他们逃走,分为六路,追逐拦截,要趁机将太原军一网打尽。
凌安之对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他一边打马驰骋,一边迎风对周青伦说道:
“太原军八万五千人,刚才战死的可能有一万,剩下的七万多基本全被我们包了饺子,困在了河沟里,比社稷军人数还多一倍,否则此种地形宁可放虎归山也不能追击,敌军若是决水,此地顷刻一片汪洋,西北将士大多不会游泳,骑兵金贵,千万不能以身涉险。”
周青伦看似稳重,实则如同猛兽,见猎心喜,跟在大帅身边总打硬仗正对他的心思:“七万自己人还在沟里,如何决水?自古也没这么干的,大帅,刚才不是说相昀将军的后队已经出城了吗?真有水我就游一会泳等着他来捞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