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敌为妻(210)
“难不成你不想嫁?”凤眸恢复清明,沈行在坐直身子,“这可不行。”
苏木急道:“没有不想,但是这件事难道不要从长计议吗?”
“你是我的,现在就得是,不需要从长计议。”手指抚过她漂亮的眼角,沈行在噙着笑,“不必担心,万事有我,所有的事情我都会办好,你只要乖乖陪我就行。”
***
西北大捷的好消息一路随风传回上饶,随之传回去的,还有锦瑶郡主击鼓,与将士共进退,靖远侯操戈,大溃西夏军。
原本臭名昭著的锦瑶郡主与靖远侯,一夜之间,成了万民敬仰的大英雄。茶余饭后,都在谈论郡主有皇室气度,侯爷不愧是战神之后。
苏木从前的那些四国野猎救了东郡驸马,洛州赈灾以一己之力说服南斗帮捐粮的消息,不知怎么就传开了。同时,有不少百姓纷纷道,自己从前受权贵欺辱,是郡主为他们出的头。
大家又发现,朝中以李御史为首的文官,对靖远侯的态度大为改观,还纷纷为其说话。武官亦赞扬靖远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苏木的名声在上饶好了起来,熹王很是高兴,带着三个姨娘,暗地里将这势造得越来越大。
再过几天,又传出靖远侯与锦瑶郡主两情相悦的传言。街头巷尾,都在说这二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一起经历过诸多磨难,在战场上携手并进,实在是一段佳话。偶尔有人质疑郡主与侯爷未婚走的太近,是否不合礼法,立刻有人斥他诽谤英雄。连一代书法大家秦故都承认这是一桩良缘,你一个小屁民懂什么叫真爱。
熹王听到坊间的传言,又看着院子里已经放不下的聘礼,素来和蔼可亲的脸居然黑了。
那是他的乖囡!就这么一个!临出发去岭州前,拜托靖远侯一路照顾乖囡,好嘛,居然照顾到自己家去了。
三姨娘看着绫罗绸缎,胭脂水粉,眉开眼笑道:“靖远侯是真心待苏木不就够了。”
二姨娘手里拿着遗迹孤本,细声细气道:“两家也离得近,若往后苏木要远嫁,倒还不如嫁去隔壁。侯爷能带她走遍北豊,可见愿意纵容苏木,成婚后苏木也能自由自在。”
大姨娘早将靖远侯名下的财产打听得一清二楚,道:“苏木难得肯直言喜欢,她喜欢,便答应了吧。何况侯爷愿意娶苏木,可见是爱惨了她。”
她跟在熹王身边最久,熹王妃在世时,她便在王妃身边服侍。
她最清楚不过,熹王对沈家有愧。当年鸿谷关,奸臣阻拦,哄使先帝不欲发兵,沈家人求到熹王面前。彼时先帝倚重这个皇弟,将皇子托付给他,熹王为了好好抚养皇子长大,便退出朝局,不理政事。
当年若熹王开口求先帝发兵,兴许会成功,但若开了这个口,他搅入政局,未免会惹先帝起疑心,再被别人抓住话头攻击他想挟皇子夺权。当时皇宫不安全,皇子唯有在熹王府才能有活下来的可能。想让先帝信任他,将皇子留在王府,他便不能开这个口。他将沈家人拒之门外。
那是他拒绝沈家人的第二次。
第一次是苏木出生那年,他同样因这个理由拒绝了沈知的夫人。但他那柔弱的王妃比他勇敢,她主动让侯夫人假装挟持她,以此要挟熹王,劝先帝发兵。可惜她的身子本就虚弱,生下苏木后便去了。
这些事情,沈行在早在第一次从西北回上饶时便知道了。
熹王曾专门同他道过歉,沈行在并未说什么,只道谈不上谁对谁错。
若是当年熹王劝说先帝发兵,先帝对他起疑,再将永昭帝接回宫中,未必还能活到现在。即便鸿谷关一战能胜,当年的北豊倾颓,风雨飘摇,也未必能存在多久。
谁都怪不了,大约是命。
“沈行在,喝药。”苏木朝桌子努了努下巴。桌上有两碗药,一碗是她的,一碗是沈行在的。
沈行在从身后将人搂住,亲亲她的侧颈,赖着不动,声音有些黏糊,“太苦了。”
苏木小小嘁一声,“我都不怕苦你怕什么。”但还是转头印着他的唇,“现在还苦吗?”
目光闪了闪,长臂越过她,拿到桌上的碗。沈行在一饮而尽,又重新抱住她,“甜。”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