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983)
“你每天也要抽些时间陪陪祖母,不要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卫宜宁道:“姐姐不常来,这就要多靠你了。”
“我记住了姐姐,以后每天都会多陪陪祖母的。”卫宏安道:“姐夫可又来信了吗?他在凉州那边怎么样?”
“没来信,想来也就是每日营防征战罢了,”卫宜宁道:“宏安,姐姐有事要告诉你。我过两天就要去凉州了,等到了地方再写信告诉你。”
“这就要走了吗?不是说要等过了年的。”卫宏安听了有些意外。
“恰好朝廷有一批均需要运过去,我就一路跟着过去了。”卫宜宁尽量说的轻描淡写:“这事我还没同祖母讲,看她今天兴致好,不忍心扫她的兴,明天再告诉她。”
“姐姐,你能不能带我一起去?”卫宏安问。
“姐姐当然舍不得你,”卫宜宁说着把弟弟搂在怀里:“可一来凉州苦寒且又危险,二来祖母也离不得你。倘若我把你带走,就等于摘了祖母的心肝,这是要了她的命啊!”
卫宏安听姐姐如此说便沉默了,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不会胡搅蛮缠。
“你也别难过,姐姐答应你,一定会常常给你写信的。”卫宜宁道:“你若真想去边境看看,过几年也可以去。”
“那谁同你一起去?”卫宏安问:“这一路随行的人多吗?你说边境危险却还是前往,我也是担心你的。”
“姐姐毕竟是大人,况且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卫宜宁开解他:“又何况公爷在那里,我迟早都是要去的。”
“姐姐,你这一去就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回京了吧?”卫宏安虽然小但心思却很周密:“如果等到我十五岁的时候你还不能回京,我就到凉州去看你。”
“好,姐姐答应你。”卫宜宁郑重点头。
两姐弟携了手来朱太夫人这边,此时雪下的更大了。
两个人进了屋,朱太夫人命人赶紧给他们脱下外边的衣裳,又叫到熏笼跟前坐着。
“宝贝啊,你今天都想吃些什么?叫厨房的人给做。”朱太夫人摩挲着卫宏安的脸说:“我看你这阵子都瘦了,明天不许你再那么用功读书了。”
“祖母,孙儿并没瘦。”卫宏安说:“是长高了。”
“长辈就是这样,越是疼谁就越觉得谁瘦。”卫宜宁在一旁笑道:“宏安这阵子的确是长高了。”
“长高了是好事儿啊,更得多吃饭。”朱太夫人说:“要厨房再做两道他爱吃的菜。”
等到菜都上齐之后卫宜宁姐弟两个分坐在朱太夫人两侧,又叫上桑姨娘和卫宜容。
卫宜宁知道老人爱热闹,所以便自发打破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在席上问桑姨娘:“姨娘今天怎么过来的这么晚?”
“我先在自己屋里头做针线活来着,不知道你来了,后来又去厨房看了看。”桑姨娘答道:“说起来,郡主你的确有阵子没回来了。上一次还是韦家七姑娘过身之前呢!”
“说起来可真叫人疼的慌。”朱太夫人听了也不免感慨:“年轻轻的孩子说没就没了。”
“是我的错了,怎么提起这件事来。”桑姨娘自悔失言:“应该说些高兴的才是。”
于是卫宜宁就把话扯到别的上头去了。
冬日天短,吃过午饭后,过不多久就到了晚上。
朱太夫人是年迈之人,晚饭从来不敢吃饱,因此多是粥汤。
卫宜宁他们也就跟着,晚饭是红米粥,配着盐浸野鸡肉和酸笋。
卫衣宁服侍着朱太夫人歇下,又给卫宏安熄了灯,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卫宜宁才把自己要去凉州的事委婉的向祖母说了。
老太太听了半天没言语,末了才叹息一声说道:“迟早都是有这一天的,要去就放心大胆的去吧。不要惦记家里,我们这一老一小自然有人照顾。倒是你,出门在外,去的地方又凶险,一定要注意安全。你这样的性子注定不是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去了凉州也会助公爷一臂之力。多半会成就一段佳话,也是给咱们卫家长脸。”
“多谢祖母体谅,孙女一定会小心在意,还请祖母多多保重。等我从凉州回来,再好好的侍奉您。”说实话,卫宜宁的心里不可能不伤感。祖母今年已经八十了,征战又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
卫衣宁不愿意经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可有太多时候忠与孝就是不能两全。
第758章 轻视
凛冬将至,卫宜宁带领着几百名士卒前往凉州护送军需。
一路上日夜兼程,跟随的将士们颇有些怨言。
除了卫宜宁之外,这队人马还有两个副领队,一个姓鲁,一个姓方,在军中都是参将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