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堂归(951)

作者:只今 阅读记录

“你们可给楠儿和杨儿定了日子?”朱太夫人问卫阿鸾:“你婆母今日没能来,她最是个有主张的了,你凡事问一问她的主意。还有你大嫂,这两桩婚事你一个人可操持不下来,总得他给你帮忙。”

“我们家老太太因为在路上受了些风寒,所以回来就病了。今日还说若是好好的必定要上这里来热闹热闹的,可惜又不能了。”韦兰珮接过话道:“还说着改日要外祖母到我们府上去住一些日子呢!”

“我们老姐妹两个是最对心意的,别人若是邀请我,我再不去的。可只要她开口,我没有不答应的。”朱太夫人笑容可掬道:“你们离京的这段日子,兰珮也着实不容易,又要带着孩子,又要管着府里的事。如今马上就要有两位妯娌进门,她肩上的担子也可轻一轻了。”

“谁说不是呢,再说也总是人多更热闹兴旺一些,”卫阿鸾说道:“我们今早起还商议着,打算三月里把楠儿的亲事先办了。过两个月再办杨儿的婚事,只是这还要和女方商议,我们一家是定不下来的。”

“郡主那孩子怪可怜的,到如今一个亲人都没了。便是不回宫去,住在郡主府也空落落的,还不如早些嫁过去,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免得孤凄。”朱太夫人忍不住叹道:“左右圣上也下旨说国丧以日代月,也不算犯禁。”

“我和大嫂也是这么打算的,可又怕太仓促怠慢了郡主。”卫阿鸾道:“所以想着让宜宁代为问问。”

“是呢,五丫的和郡主最好,叫她去问也蛮合适。”朱太夫人点头。

“好,我一会儿就去问问她。”卫宜宁含笑答道:“她害羞呢,今儿说什么也不肯出来。”

“未出阁的女孩子当然害羞,”卫阿鸾表示理解:“我们给她带来的那些东西,一会儿你也拿给她吧。”

“有这么个婆婆,儿媳妇进门也不用担心受气。”朱太夫人笑道:“我们楠儿的脾气也好,只怕比桐儿还知道疼人呢。”

“还说呢,宜宁的婚事准备定在几月里?”韦兰珮问道:“听说钟公爷府里头早就开始准备了。”

卫宜宁听了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说道:“你们坐着,我进去看看郡主。”

说完起身走了。

“依着我说也不宜太迟,”朱太夫人等卫宜宁走了才说道:“不过也要看钟公爷的意思,这婚期总得男方来提。”

“钟公爷年纪可不算轻了,想必很快就要上门来提亲了。”卫阿鸾道。

“外祖母、母亲,我到那院去看看,”又说了会儿话,韦兰珮向朱太夫人和卫阿鸾请示道:“兰珊有些着了风寒,早起我去那边的时候她刚吃了药,不知这会儿怎么样了。”

“你去吧,这边也没什么事。”卫阿鸾道:“等你二妹妹什么时候好了,叫她去咱们家住些日子。她可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比那些须眉男子都要强。”

“兰珊性子强硬了些,但在情理上一向都是明白的,”韦兰珮道:“我一会儿见了她必定将母亲的话转告给她。”

第733章 好事近

三月初六日,桃花绽东风,智勇公向慧德郡主纳采。

卫家的几个大丫鬟在后院说话,议论着钟野和卫宜宁的亲事。

如意笑着问道:“我就不懂了,钟公爷送来的纳采礼有金有玉,这倒还罢了,为什么还要送些石头棉絮还有草来?这是要做什么?打的是什么哑谜呢?”

“我也不太明白,”春娇摇头道:“五姑娘也怪,那些金玉绸缎看也不看,偏偏对那几样东西很上心,看样子喜欢的很呢!”

“我猜那些草是要咱们姑娘喂马的,公爷他们两个不都喜欢马么,”小舍儿憨憨地说:“至于那石头,也许是让姑娘练准头的。”

“真是个胡说八道的,”春娇被她逗得直笑,捂着肚子说道:“照你那么说,棉絮还是用来包石头的呢!”

正说着桑姨娘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她们几个见了忙说:“姨娘来了,你读的书多,快说说五姑娘纳采的那几样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

桑姨娘笑道:“难怪你们不知道,这原是古时候的礼节呢!钟公爷送来四样东西:棉絮、蒲苇、嘉禾还有双石,棉絮取其调柔,嘉禾意为分福,蒲苇为心,双石两固。这是钟公爷在向五姑娘表明心意呢!要同她永结同心,终生无违。”

众人听了都道:“原来如此!若不是姨娘说我们这些粗人再也解不过来的!”

“我过来就是要替姑娘给钟公爷回礼的,”桑姨娘笑道:“你们几个帮帮忙。”

“姨娘吩咐就是,”春娇等忙说:“都要我们做什么?”

“姑娘说了,多余的东西都不要,除了一套衣裳鞋袜之外,再要两只银瓶,里头装了水后各放活鱼一条,瓶口红绸挽做同心结,再插上一双筷子。”

上一篇:醉时寒眸澈 下一篇:嫁娇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