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869)
袁石川既然敢造反,当然不想做什么忠臣良将,可说到与突厥联合,他却一直不能下定决心。
最主要的原因是怕自己最后被突厥反噬,毕竟不能排除引狼入室的可能。
“去准备酒菜吧,好好招待招待突厥使者。千万不要怠慢了他们,等我想一想怎么样给突厥可汗回信。”袁石川吩咐手下人去款待突厥使者。
而此时钟野还在驻地训练士兵,经过两场胜利,士气如今十分高昂,人人都奋勇争先,不敢有丝毫马虎。
钟野站在瞭望台上向四面遥望,他在观察地形。
葫芦在他身后站着,一言不发。手里握着一封信,犹豫着要不要给钟野。
“你来这里做什么?”钟野一回头看见了他奇怪的问:“是不是已经把午饭做得了?这时候还有些早吧?”
葫芦跟着钟野进了军营,但钟公爷平时的饮食穿戴依旧都是他负责。
军营中也就有几个人想要在钟野身边伺候,但都被葫芦一一打发了。
并不是因为他嫉妒,而是这些人他都看不上眼,觉得没有哪一个能把钟野伺候好,还不如自己来。
“不是吃饭的时候,是京里来了信。”葫芦说着把手里的信拿起来给钟野看:“是冬瓜写给我的。”
“信上说什么了?”钟野好奇地问:“有没有给我的?”
钟野能接到的京城中的信都是公文信函,他倒是一直盼卫宜宁会给他写信,可是到现在为止一封也没有收到,不免又是期盼又是失望。
葫芦当然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直接开口说道:“冬瓜在信上提到了卫姑娘。”
“宜宁怎么了?”钟野一听就觉得事情不好,冬瓜给葫芦写信,竟然还提到了卫宜宁,显然是卫宜宁发生了什么事,而这又多半不是好事,看葫芦的表情就能猜得出个大概。
葫芦轻叹一声,把信递了过去。
钟野一目十行的看下去,把冬瓜说的那点家长里短都略了过去。
等看到卫宜宁名字的时候才猛地顿住,一字一句地认真看了起来。
结果不看则已,一看就急得不行。
信上说卫宏安也被人掳走,同韦应爵一样下落不明,而卫宜宁已经出京去寻他了,截止到写这封信的时候,卫宜宁已经离京六七天了。
钟野的心已经被担忧填满了,卫宏安和韦应爵都失踪,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而卫宜宁出去寻找弟弟,还是单身一个人出发,路上艰难可知。
而最要紧的是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单纯针对两个孩子。很有可能他们真实的目的是卫宜宁,一想到这点钟野的冷汗都出来了。
他们把宜宁引出京城究竟要做什么?这背后的主谋究竟是谁?他们又设计了怎样的计策来算计卫宜宁?
钟野在心中拼命思索,怎么想怎么觉得那些人再布一张很大的网。
而卫宜宁急着往那面往上扑,虽然以她的机警,想要害她十分不容易,可卫宏安是卫宜宁的软肋,一个被按住命门的人,胜算又有几成呢?
第669章 嫌隙
天色微蒙,大宫女瑞云就已经起来了,到了太子妃的床边,小心问道:“主子可要用些参汤吗?奴婢把炉子通开了,一会儿就得。”
“你给我倒一盏热水来就好,”肖卿卿在帐内答道:“太补了不好。”
“主子可得好好保养,我问过太医了,每日一小盏参汤是可以的,您身子弱,如今天又冷,可不能落下病根。”瑞云坚持道。
“记得给太子送去一碗,”肖卿卿叮嘱道:“他每日早起读书才真正辛苦。”
瑞云答应了个是退了下去,她是肖卿卿带进宫来的贴身侍女,自然是服侍得最尽心的一个。
肖卿卿的身体本就不是太好,再加上进宫以来操心太子的饮食起居,反倒忽略了自己。
别人不知道瑞云却清楚,自家主子有心事,可又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在这宫里憋闷来憋闷去,难免有些郁结不舒。
前几日忽然腹痛难忍,叫太医来看确实有滑胎之相。
彼时肖卿卿有孕才勉强满两个月,也并没有如何的劳累竟滑胎了。
因此这些天就一直卧床休息着,虽然眼下看还不至于有多严重,但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皇后自然也知道肖卿卿滑胎的事了,命她好生休养着,不必顾及礼节,早晚请安都免了。
在外人看来,婆媳二人还像以往那样上慈下孝,可当事人却清楚,彼此间的嫌隙已经越来越深了。
皇后越来越不喜欢肖卿卿,主要原因就是肖卿卿不认同她如今的所作所为。
比如前些日子的恤民令,连皇上都说好,也因此更加看重皇后。可肖卿卿却偏说这样做有隐患,问皇后是谁给她出的这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