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777)
“你的意思是皇后看中了她的本事?”皇帝问。
“这点民女不敢妄测,”孙茗茗道:“但是她刚进宫就刻意的讨好刘才人和庆华公主,我当时是庆华公主的伴读,所以对这点很是清楚。但慢慢的,我发现刘才人的病越来越重,庆华公主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也曾劝过公主几回,但这卫宜宁实在是太会笼络人心了,让公主死心塌地的信她,反倒认为我挑拨是非。
紧接着刘才人的寝宫失火,又是卫宜宁冲进火海救她,虽然最终没能救回刘才人的命,但卫宜宁也因此获得了圣上的嘉奖。
后来就发生了香囊的事,徐知惜因此丧命,卫宜宁毫发无损。转过年来我们都回宫,庆华公主就得了天花。而卫宜宁那时也得了天花。
众人都说是卫宜宁将天花传给了庆华公主,但皇后力压此事,不许人议论。后来便有了庆华公主的棺椁受诅咒之事,人都说那是血咒,目的并不在于诅咒庆华公主,而是诅咒与她血脉相关之人。那时刘才人已经亡故,与庆华公主血脉相关之人最近的就是陛下了。”
“你的意思是那卫宜宁刻意接近刘才人和庆华,为的就是害死她们,继而诅咒朕?”皇上听懂了孙茗茗的意思。
“是与不是,还请陛下定夺,但我想说,如果是巧合也未免太巧合了。”孙茗茗道:“皇后娘娘十分倚重她,什么事都同她商量,甚至有很多人私下里都传言皇后想要把她许配给二皇子做侧妃。这卫宜宁何德何能?”
“你的意思是皇后利用她来谋害朕,然后再许给她好处?”孙茗茗的话又勾起了皇帝以前的疑心,钦天监所云的阴星妨主,一次又一次的巫蛊之事,想要让人没有疑心是不可能的。
“丽妃娘娘本是个天真烂漫之人,从不邀宠倨傲,在皇后面前也是谨小慎微,总以奴婢自居。可是却一再遭人暗算,不过是有人见不得陛下好,所以想要将娘娘除去,好令陛下伤心毁体。”孙茗茗鼓动着三寸不烂之舌,生生把卫宜宁说成了妖魔。
“这卫宜宁最是心狠手辣,心机深沉。”孙茗茗接着说:“她回到智勇公府,卫家不上两年就家破人亡。卫宗镛的妻妾儿女,死法要多怪异有多怪异。她进宫后,后宫便开始不太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陛下,我所说的话句句属实,您可以向别人求证。
我因为知道她的底细,所以总是被她排挤。好在我的运气不算太坏,关键的时候,贵妃和丽妃娘娘都曾伸手帮过我。我心存感恩,想要回报万一。因此便多次规劝丽妃娘娘要小心,可娘娘实在太痴心了。不肯为陛下添一点烦难,才落得被人暗算。”
“你说的事我会命人核实的。”皇上说道:“总要弄个水落石出,给丽妃一个交代才是。”
“多谢陛下给民女一个自陈的机会。”孙茗茗又磕了几个头:“娘娘吉人自有天相,上天会保佑她的。”
第597章 自证清白
太后自那日申饬了曾丽妃后便病了,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怒气攻心,又担忧皇帝从此耽于美色,晚节不保。
想起往日的艰辛,今日的混乱,心里五味杂陈。
年迈之人如何经得起这些?因此一病不起。
皇帝既要尽孝,又放不下曾丽妃,每日最少到太后寝宫探望两次,又不敢长时间的离开曾丽妃。还要勉力处理政务,也是左右支绌。
而曾丽妃自从醒过来之后便再无笑容,无论皇帝怎么哄怎么求,她只是呆着一张脸,一副哀莫大于心死之状。
但她不哭也不闹,也不怨恨任何人。
好容易开了口,却是请求出宫去,说自己若再留在宫中,只怕还会给太后皇后造成困扰。连同皇上也要跟着操心,这实在违背了她的本意。
皇上自然是不肯答应的,曾丽妃就是他的命,若她走了,自己的心也死了。
曾丽妃苦求无用,便干脆绝食。
她因为流产失血过多,已经憔悴的不成样子,还不肯吃东西,简直快把皇帝逼疯了。
皇上早就窝了一肚子的火,因为太后的缘故又不能公开责问皇后,于是便把气都撒在了卫宜宁的身上。
因为孙茗茗说卫宜宁是皇后的军师,皇后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她筹划的。如果依照皇后平时的性格,绝对不会对曾丽妃发难。可因为身边有人挑拨,才会到太后跟前去告状。
皇上对卫宜宁原本印象还不错,但因为曾丽妃的事嫌恶之情顿生,何况他原本也觉得卫宜宁的确是一个心思深沉的人。
于是皇上决定亲自审问卫宜宁,如此即便不能直接对皇后发难,也可起到杀鸡儆猴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