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583)
卫宜宁知道韦兰琪一时一刻也离不得猫,当初端敏郡主问她进宫可有什么请求,她便问能否带一只猫进去。
宫里的妃子们也有不少养猫的,这并不犯禁,因此端敏郡主便答应了。
“孙家的这位千金可真够能拿乔的,”韦兰琪明眸微弯,一边给猫儿顺毛一边闲闲对卫宜宁道:“年前她和二姐就吵过,二姐姐自然是不肯说的,还是三姐姐悄悄同我讲了。我估摸着这人既是那样的性子,进了宫自然会看咱们不顺眼。咱们得多留个心眼儿防着她。”
“这事儿我不知道,从来没听说你们和孙家有什么往来。”卫宜宁道:“二姐姐的脾气脾气虽然急了些,但到了外面也都是随和庄重的,只要不遇见燕八公子,应该不会起什么冲突才对。”
韦蓝琪听了咯咯一笑,便把韦兰珊和孙蓉蓉两人在银楼里的事跟卫宜宁讲了。
“那姓孙的是来钓金龟婿的,”韦兰琪道:“到时候且看看她的手段够不够吧!”
此时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在距离宫门三四里的路上缓缓行进,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奢华的年轻女子。
这一位不是别人,就是之前和韦兰珊起过冲突的孙蓉蓉,只不过此时她已改了名字,因为蓉字重了皇后的讳,因此她改作了孙茗茗。
她之所以来得晚,倒并不是像之前有人推测的那样想要在众人面前露风头。
而是因为孙家对她此次入宫做伴读寄予了厚望,特意请了方士来看,说她午膳须吃一碗鸡翅面,寓意“富贵绵长”,将来能做贵妃。
并且一定要午时三刻出门最佳,车不能快走,必须要稳,否则会颠掉了福气。
其实这本都是些无稽之谈,但孙家人都迷了心窍,便都深信不疑,生恐违拗了一点儿。
孙茗茗端坐在车里,车上拉着八只金漆大箱笼,里头全都是值钱的物件,还有两个随身的小丫鬟。
“小姐前头就是宫门了,依规矩您得下来走着。”车夫隔着帘子说。
“宫里是最重规矩的,快扶我下车。”孙茗茗安心要在宫里争个前程,因此不敢怠慢。
见到众人都已经等在了那里,她便上前抱歉地说道:“我来迟了,请各位恕罪。”
她话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并不觉得自己得罪了谁,反正宫里的要求就是今天午后进宫就可,又没有规定具体哪个时辰。
“既然人到齐了,诸位小姐就请随我进去吧!”惠英姑姑也不多说,转身在前头带路。
其余的几个人自觉跟在后面,悄无声息地从宫门走了进去。
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枝玉叶
韦兰琪和卫宜宁走在队伍的最后边,进了后宫,自有各处的宫女过来带路。
如今圣上除去夭折的皇子和公主外共有四位皇子六位公主,大皇子就是太子,和二皇子都是皇后所生。
三皇子本是一位采嫔生的,且自幼丧母,由徐贵妃抚养长大。
徐贵妃后来又生了四皇子,如今才九岁。
公主中大公主二公主都已大婚,三公主号芳华,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她早几年就选了伴读,一个是严家的姑娘,名唤依依。
另一个叫虞珊,当年虞家被卷入了一场大案,祖父和父亲都蒙冤赐死,只剩她一个孤女。
后来真相大白,皇帝心怀愧疚,便命人把她接入宫中,因此她是自幼在宫中长大的。年纪和芳华公主相近,自幼便常在一起。
四公主号玉华,是徐贵妃的女儿。今年十五岁,按理早该选伴读的,但她生性不爱读书,前年染了病,便就势一拖再拖。
因今年其他几个比她小的公主都要选伴读女史,她没法再推脱,勉为其难地选了盛少傅的独生女盛慕冰和徐贵妃的侄女徐知惜。
五公主号庆华,比玉华公主小一岁,她的出身算是最低的,生母姓刘,是宫女出身,生了她后获封贵人。后来曾生过一个皇子,但未满三朝就夭折了,这事对她刺痛极大,所以到现在刘贵人都有些恍恍惚惚的,每年春夏之交都会发病。
庆华公主的伴读一个是孙茗茗,另一个叫白雯,其父近年才从地方调任到京城。
英华公主最小,今年只有十二岁,她和三公主都是陈淑妃所生,之前和胡聪一同去智勇公府的陈国老便是陈淑妃的父亲。
英华公主的两个伴读比她大不多,比卫宜宁等人都小个两三岁。都是清贵门第出身,祖父均是大学士,一个叫席筱竹,一个叫楼婉。
端敏郡主也早该选女史的,可她也讨厌读书,最不耐烦规矩,皇后又宠她,许她合着自己的心意挑选。
端敏郡主一直没遇到满意的,这事情便一再耽搁。
惠英姑姑把众人领进后宫,叫各处的宫女把进宫的女史们都领去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