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566)
所以当国妈妈告诉卫宜宁包氏要何紫云给卫宏安下毒的时候她按兵不动,知道包氏是在故意试探她。
如果自己急躁,当时站了出来,包氏就会趁机给自己下马威。
国妈妈那个小孙子不是卫宜宁的筹码,她的儿媳妇才是。
国妈妈因为痛恨儿媳不检点,要把她弄死。
是卫宜宁叫人救了她,并藏起来。
她知道国妈妈做下的许多事,可以作证。
这些事国妈妈和包氏并不知道。
因为她们始终也不确定卫宜宁是否知晓自己父母被人陷害的实情。
在卫宜宁代为管家期间,她从何姨娘隔三差五就闹腾里察觉了不对劲,早已买通了那院子里的一个婆子,所以真要审问,那婆子可以作证。
至于栽赃那件事,只要细致些审问便可真相大白。
如此一来就可证明包氏诬赖自己,进一步加上那些罪行,便可把她定死了。
她当初求燕肯堂帮忙,也是釜底抽薪的计策。
卫宗镛不该逍遥法外,卫宜宁不会让他久居高位作威作福。
燕肯堂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出身高贵背景强硬,又身为御史,敢于直言。
此外他对卫宜宁颇有好感,不会拒绝她的请求。
卫宜宁并不清楚卫宗镛在任上的所作所为,但她清楚一个草包绝不会称职就是了。
上一次她和燕肯堂一起吃饭,言谈中燕肯堂虽未明说,卫宜宁也知道他有巡查的打算。
只是那时他刚做御史,总是要转过年来才会成行。
包氏只会盯着一处下狠手,远不如卫宜宁统筹全局。
她只知道封锁消息,不叫外人知道,想悄没生息把卫宜宁姐弟给处理了。
却不知肯尽心帮卫宜宁的人如此之多。
包氏冷眼看着卫宜宁姐弟,朱太夫人始终把卫宏安护在身边,让她看了十分刺心。
想当初,朱太夫人也是最偏疼卫福安的。
正是如此,张氏和包氏便料到老太太多半会让卫宗钊袭爵,毕竟爱屋及乌是人性使然。
包氏以前并不信宿命,但如今看着卫宏安与卫宗鋒极为相似的脸,她忍不住想到这孩子会不会真的是卫宗鋒投胎来报仇的。
当初卫宗鋒夭折了,她和张氏卫宗镛表面上悲伤,心里却暗自趁愿。
那时候她每天想的都是自己坐上智勇公府夫人的位子,掌管着府里上上下下。
不知踩着多少人她终于如愿以偿,十年里她如鱼得水,风光无限。
直到……
卫宜宁像一叶浮萍一样回到卫家。
智勇公府就像一辆走到最高处的马车,还是走下坡路,并且越来越失控。
尽管包氏和张氏都在企图力挽狂澜,可最终也挽不回一败涂地的结局。
夜幕深沉,牢房里不见一丝光亮。
包氏把头上的一只金钗握在手里,钗尖刺着她的手心,又凉又疼。
“杀了他们,再装疯!”包氏生出同归于尽的想法。
“既然我完了,他们也别想好过。要死大家一起死!”包氏暗暗磨牙。
第四百三十三章 获释
天色微蒙,有人开始翻身咳嗽,窸窸窣窣地穿衣解手。
包氏张开了眼,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差官进来送饭,人们陆续起身。
包氏觉得夜里下手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卫宜宁一定会堤防。不如这时候趁她松懈警惕自己一击而中,然后再解决卫宏安。
被关在这里已然没什么尊卑之分了,人们都蓬头垢面地三五成群坐在一处吃饭。
包氏装作要解手的样子起身,慢慢靠近卫宜宁。
此时卫宜宁正在给卫宏安穿衣,背对着包氏。
包氏紧了紧手里的钗子,看看离卫宜宁两三步远的地方才猛地冲过来。
包氏抱着一击必中的决心,使出了全力。
卫宜宁头也没回,抱着卫宏安就地一滚,堪堪避过了。
随后一脚踹在包氏的腿骨上,包氏身不由己躺在了地上。
但她很快就爬了起来,疯了一样又朝卫宜宁姐弟扑了过去。
任何一个人,只要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都会发出令人生畏的气势,更何况包氏本来就是一个狠毒的人。
屋子里一下就乱了,拥挤混乱中卫宜宁把卫宏安护在身后,单手握住包氏的手腕,使劲一扭,包氏吃痛,握着的发钗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紧接着用力一甩,包氏摔倒在地上。
“你这是要做什么?!”朱太夫人又惊又怒。
包氏倒在地上觉得自己浑身都要散架了,卫宜宁手劲大的很,她养尊处优惯了根本不是对手。
于是包氏开始装疯,在地上哭嚎打滚,扯乱了头发和衣裳。
“夫人这是失心疯了,”有人小声道:“从昨天起她就一个劲儿地发愣,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