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443)
到现在家破人亡的干干净净,说出来都有些让人不敢相信。
包氏犹不甘心,还想替女儿争一争,可她还没开口,卫宗镛便勒令道:“来人!把大小姐搀回去!”
包氏想要和他理论,但一转脸看到了坐在那里的张氏,顿时有了种势单力孤的感觉。
“我也不是不心疼宓儿,但凡事要从大局考虑。”张氏道:“就让她在府里修养够一百天吧!之后再去英武庙。”
“太太也伤心过度,应该好好的调养。”张氏道:“也快回去休息吧!”
包氏母女灰塌塌地离开,卫宗镛可不想再听她们的哭诉牢骚,索性跑到书房去躲着。
这四个被选定的准姨娘中,有一个性情格外要强的,名唤何紫云。
她进卫家是存了心思的,要挣出头来。
因此就比别人格外留意卫宗镛,这天在府里头闲逛,见卫宗镛从正房出来,大概是要往书房去。
她便赶紧穿小路赶到前面,然后坐在路边的石椅上假装看花。
等卫宗镛到了跟前她才假装回神,连忙起身请安。
卫宗镛当然认得她,只是头一次这么近地看。
只觉得她娇媚可人,身上还有股似有如无的香气。
他想起张氏的话,觉得有股邪火想要发泄,便把跟着的人都打发走了,一把拉住何紫云直接去了书房。
包氏这边气苦万分,卫宜宓已然哭得晕死过去,可竟无人来过问。
那对双生女听说张太夫人已经决定把卫宜宓送去出家,便忍不住幸灾乐祸。
她们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婚事也已经被安排好了,否则一定顾不得嘲笑卫宜宓了。
卫宜宁陪着朱太夫人在别业,因为是在山里,所以格外清凉,别提多舒服了。
相比于智勇公府的剑拔弩张,这里真可谓是世外桃源。
朱太夫人有意不闻家务事,因此每日里不是斗牌就是赏景,再不就是精调饮食,总之怎么惬意怎么来。
“听说最近有出了几个好话本子。”如意说道:“老太太若想解闷儿,不妨从城里请个说书的先生来,让他说上几段听个乐子。”
“这主意不错,”朱太夫人正和卫宜宁一起吃蜜饯果子,当即就说:“叫穆六子去请个说的好的来,一套书给他十两银子!若是讲到一半儿不爱听了,就叫他回去,银子照给。”
“老太太出手就是大方。”卫宜宁和如意等人都笑:“早知道这样我们都改行说书去了。”
众人正说笑,下人报说姑奶奶来了。
朱太夫人听了就说:“想来她也是在城里热的受不了了,跑到这儿来避暑了。”
话音未落,卫阿鸾就带着邵松走了进来,边走边说:“还是老太太会享受,我们也过来跟着沾沾光。”
卫宜宁此时早已起身迎了上去,邵松和她熟悉,跑过来拉着她的手要玩儿打弹子,卫宜宁在这上头比一般男子还要精通,邵松最喜欢和她一起玩。
“宜宁,有要劳烦你了,”卫阿鸾笑道:“松儿顽皮,总粘着你。”
“我这几天也待得发闲,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玩玩儿。”卫宜宁抿嘴一笑。
第三百三十七章 惺惺相惜
一连几日的阴雨,把人们都挡在屋子里,轻易出不得门。
好容易了晴,太阳又是一顿暴晒,令人头晕。
包氏瘦得形销骨立,亲手捧着一碗粥,柔声劝着卫宜宓:“宓儿,听娘的话你就吃一口吧!”
卫宜宓坐在床上,仿佛木刻的一样,冷冷地望着停在床幔上的一只小飞虫。
曾几何时,高高在上的她如何会将这些虫蚁放在眼里?可如今,她居然心生羡慕,羡慕它有翅膀,羡慕它是自由身。
“娘,”卫宜宓的嗓子已经哑了,眼睛红肿的快要睁不开:“能不能去跟祖母求求情?我不留在府里,去田庄上就好。到了那儿我自做自吃,决不给府里添麻烦。”
包氏闻言,难过得心碎成片,一把搂住卫宜宓道:“我的儿,你别这么说,娘会想办法的。你先别急,不是还有几十天吗?会有转机的。可你这样不吃不喝,身体会垮的。听话,把饭吃了,再好好睡一觉。”
“祖母的心意还能回转吗?”卫宜宓惨声问:“我只怕是难逃此劫了。”
“娘会想法子的,”包氏道:“你就安心吧!”
卫宜宓不再说话了,她其实也想过一死了之,但终究狠不下心。
她不禁自嘲,自己比不上卫宜宛决绝。
哪怕境遇已经如此的不堪,却还是想要苟且偷生。
桑绿枝穿着素纱衣裙,在院子的梧桐树下教卫宜容背诗。
如今这府里张太夫人忙着重整气势,包氏和卫宜宓忙于自保,双生女随时关注着局势变动,想要讨好张氏这位亲祖母,从而受益。